90后大学生求职“去标签化”加强调契约精神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们习惯了以10年来划分一代人。
80后,一出生就享受着改革开放的成果,作为“独一代”,他们衣食无忧,是家里的“掌上明珠”和“小皇帝”,什么都由他们说了算,这也助长了他们骄傲、自我的个性。有人称他们为叛逆的一代。
那么90后呢,90后是什么样的一代人?
2012年,将有近600万的90后大学生走向社会。现在这个时候,正是他们大规模“上市”找工作的时候。
2011年12月13日,浙江工商大学体育馆外,90后排起长龙,他们来参加的是“浙江省2012届经贸类毕业生专场招聘会”。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浙江大学(微博)城市学院2012届毕业生招聘会和浙江中医药大学2012届毕业生冬季招聘会如期进行。
而在本月接下来的日子里,杭城应届毕业生的各种招聘会也将热闹上场。
即将浓墨重彩登上历史舞台的90后,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代人?
一个月前,本报联合浙江工商大学统计调研学会,对下沙大学城的毕业生进行详细问卷调查,试图真实展现这代人的特色与风采,所思与所虑。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50份,收回有效问卷125份。参与调查的男女生比例分别为47.2%、52.8%。这些毕业生来自浙江工商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中国计量学院、浙江理工大学、浙江财经学院等高校,涉及金融、会计、广告、英语、机电、食品等24个专业。
近六成90后有明确的职业规划
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占50.4%)在大三开始考虑自己的就业问题。
有96%的同学规划过自己的未来,其中55.2%的同学为自己做过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40.8%的同学考虑过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只有4%的学生从未考虑规划未来。
“如果说大一大二还是很宽松的课上上,街逛逛,恋爱谈谈,那么大三就是一个分水岭,好像有一个声音在不停地对你说‘让我们开始吧’。而来自各方的或多或少的压力也形成了一种紧迫感。”
在经贸类专场招聘会上,记者遇到了前来应聘的小沈。她是中国计量学院的大四学生,专业是知识产权。
“其实在高中时就有想过以后怎么安排,也许是我们这一代人成熟得比较早,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年代,四面八方的信息包裹着我们,让我们在找工作这件事情上很焦虑。给自己做一个详细的计划,然后尽量按部就班来,能让这种焦虑感减淡一些。”小沈坦言,自己的计划是参加各类公务员考试,在明年通过司法考试,然后进某家企业做法律顾问。
超八成学生对就业前景持乐观态度
其中44.8%的同学选择毕业后就去找理想的工作,52%的同学选择先就业后择业,只有少部分人选择继承家族企业(占2.4%)和自主创业(占0.8%)。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90后毕业生普遍比较理性,他们并不太会“牛脾气”,有心仪的工作最好,如果暂时还没办法达到,那也不会太理想化,有个保底的,先做着再说。
也正是因为这种可以“先退一步”的理性,90后毕业生在看待自己的就业前景上普遍比较乐观。
35.2%的同学表示有自信找到合适的工作,47.2%的同学表示能够通过努力找到工作,综合以上,近82.4%的同学对自己的就业前景持乐观态度。
对月薪的要求在2500—3500元
对工作初期的月薪要求,52%的毕业生希望是2500-3500元。
“这个数字基本可以维持在杭州的开支,我觉得没有看轻自己,也没有好高骛远。”大四学生小晨表示,她 刚刚被杭州的一家民营企业录取,实习期过后的工资在3800左右。
“租房,吃饭,交通费,通讯费。3000左右在杭州基本可以保证不是太拮据的生活,如果回老家,可以降低标准。而且这个数我就不用向家里要钱。虽然有些同学觉得啃老也没什么,但对我来说,经济独立是第一步。”
就在最近,智联招聘发布了2011年平均毕业生起薪,涉及16个行业,报告显示,2011年高校毕业生的起薪略高于2010年。智联招聘的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平均起薪接近2500元,而2011年,起薪将超过2500元,小幅上涨200元以内,已经超过2008年金融危机前的水平。这是自金融危机导致2009年毕业生起薪大幅下降之后连续第二年的毕业生起薪上涨。不同行业薪酬水平也有较大差异。平均起薪最高的仍是计算机和金融业,超过2500元,化工、石化、通讯、医药等理工科专业生对口的行业平均起薪近2000元。从各行业毕业生起薪平均值比较看,计算机软硬件类、金融保险类平均起薪额最高,且超过2500元,化工石化、通讯、医药保健类平均起薪也均接近2000元。
报告表示,2011年毕业生起薪上涨的主要原因是金融危机后各企业经营情况的好转。但考虑到最近三年来的通货膨胀水平,又有专家认为2011年毕业生的实际收入并没有增加。
考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是首选
问及毕业后的打算,21.2%的同学选择考公务员,19.2%的同学选择进入事业单位,14.3%的同学选择进入国有企业,16.7%的同学选择中外合资企业,16.3%的同学选择外资企业,选择考研的同学占3%,自主创业的占2%,选择出国的占3%。可以看出,毕业生更倾向于进入各种企事业单位,获得一份稳定的工作。
迎接90后毕业生的,是一个经济形势不容乐观的年代。
金融危机过后,企业的容纳能力减弱,工作的不稳定因素迫使90后不得不“学乖”。
对成长阶段衣食无忧,备受宠爱的90后来说,有一份稳定且有竞争力的工作至为重要,唯有这样,才能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进而实现自我发展。
公务员有稳定的工资、良好的福利、较高的社会地位、健全的退休保障,成为众多90后的首选工作。
而诸如电力、电信、烟草等国有企业历来是毕业生眼中的金字招牌,也成为90后毕业生的热点就业选择。
“钱够用就好,最重要的是活得开心。做铁人工作狂没什么意思,人生得意须尽欢,吃喝玩乐也相当重要。”毕业生小王说,他的家境比较殷实,对自己没有太多要求,小富即安是他的一大信条。对于家庭责任,他坦言希望尽量晚承担。“独立并且自由,了解自己的兴趣并努力实现它。也许老一辈会觉得这种想法不求上进,但狂放不羁,活出自我难道不令他们羡慕?”
四成学生愿意在中小城市发展
在“选择哪里作为就业地点”选项中,30.4%的学生选择北京、上海等大城市;41.6%的学生选择中小城市。
选择在大城市工作的毕业生表示,就业时更考虑是否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为自身的提升创造空间。选择中小城市的毕业生表示,中小城市的生活成本压力小,很多同学也改变了“宁为凤尾,不为鸡头”的想法。
周同学是浙江工业大学之江校区机械管理工业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出生于1989年。今年11月初,他就已经和老家诸暨的一家民营上市公司签订了就业协议。
“原来就打算毕业后两条路,要么留杭州,要么回家。之前就一直关注各类招聘网站,发现老家的这家民营企业很不错,后来他们还有在浙大有宣讲会,也去听了,顺利通过笔试、面试。”周同学说,这家企业的各方面都让他比较满意,实习期的薪水是2800元,实习期3个月,转正后工资是3500元左右,有单双休轮流。
“我的身体不是很好,我们这个专业很多企业要求倒班,那我根本就不考虑了。”周同学说,他更看重的是这家单位有很好的发展空间,他还特地参观过企业,觉得干净的环境,宽松的氛围都让他比较满意。“杭州房子太贵了,男生么,总是要为以后结婚生子考虑,虽然家里条件还不错,但还是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来。”
90后比70后80后更理性
接着四成90后愿意选择中小城市发展的话题,浙江工商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的周老师和浙江工业大学之江校区机电分院的胡老师对90后作了番评价。
“这几年回老家工作的学生每年都在增加。”周老师说,和这一批90后毕业生接触下来,他的感受是这些年轻人普遍比较理性,和前几年抵死也要在“北上广”等大城市发展的70后、80后毕业生不同,这批90后,如果在大城市找不到各方面都比较满意的工作,他们也会愿意回老家,而一些同学对家庭比较大的依赖性,也是回老家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胡老师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说,2005、2006年的毕业生留在杭州的比例比较高,近两年来,他们学院留在中心城市的毕业生比例在逐年下降。“在大城市,各方外界的压力比较大,大部分90后同学的就业观逐渐回归理性,有些同学来自台州、温州,他们觉得回老家有更好的机会,自己也会更受欢迎,对他们自身的发展也有帮助。
开阔视野带来更宽择业观
90后择业观的变化,浙江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陈谷纲也有自己的看法。
“他们较早地开始自己的职业规划,不少学生大一大二就过来咨询,了解往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他们更强调待遇,个人发展排在了第三位。
他们的视野更开阔,择业面也更宽。比如学法律的同学,不再局限于考公务员,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去企业做法务工作。
他们的心态也更平和,不再强求去北上广,留在发达城市。越来越多人,愿意回到自己的省份就业,如西安、武汉和成都等中西部省会城市。据我们调查,毕业生留在杭州的比例已下降了约3%。”
90后更强调契约精神
与90后接触,你会发现,他们并不如以往的认识那样,“脑残”、“狂玩却不知未来”。其实,他们很有主见,知道自己要怎样的未来;其实,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追求自己的权利;其实,他们适应能力强,能及时调整自己。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就了这一代90后呢?浙江省社会科学院调查研究中心主任杨建华认为:
“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式确立,这是90后成长的大的时代背景,这与80、70都不同。这个时代下的社会,开始强调契约精神、理性与法制,主体意识得到释放。
90后敢于表达自己,大胆地说出对薪资的期待,正是这种契约精神、理性意识的表现。他们懂得,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这是好事。
这个时代下的社会,更开放、宽松与宽容。90后不再受约束,可以自由地去表达自己。他们是可爱的一代,有主见,愿表达。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你需要去适应不同变化。90后在这样的环境下成大,培养了他们适应性强的一面。
90一代,也是与互联网一起成长的一代。在接受海量信息中,他们心理成长成熟得更快更早。他们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体系,形成自己的看法。他们是幸运的一代,通过互联网,拓宽了自己的事业,能确定更远大的人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