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用品企业亟需转入内生性增长
【-行业新闻】近日有数据称,今年以来,跌幅达62%,跌幅接近60%,中国动向跌幅达60%,361度稍好一些,但跌幅也达到44%。但同时期内,恒生指数下跌了19%。换句话说,这些体育用品股没有跑赢大盘。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中国体育用品企业集体下挫?
暂且不去探究个中原因,更奇怪的是,尽管我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从今年5月的105.8下落至11月的97.03,但零售增长仍然强劲。有资料显示,今年11月,我国零售消费品总额为1.6万亿元,同比增长17.3%;累计总额16.35万亿元,同比增长17%。
那么,这些体育用品公司的经营业绩又是如何呢?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李宁中期盈利同比减少49%,中国动向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大跌71%。尽管安踏体育和361度的净利润同比均有增长,但与大跌的李宁和中国动向都有一个共同点:股价都遭遇了猛烈的抛售。
这些惨痛的经历,与体育用品企业在渠道扩张之路上的“大跃进”难脱干系。
根据招商证券报告,目前在A股和香港市场上市的男装公司2010年共有店铺约8684间。而同期体育用品市场规模只相当于男装的1/2,但店铺数量却约为57893间,是男装公司的5.7倍。
再以李宁为例。其在2004年年底上市之初店铺总数为2887家,其中特许经销商经营零售门市为2526家,自营零售店120家和自营特约专柜241个。而截至2011年6月底,李宁店铺增加至8163家,六年半时间增长了1.83倍。
然而,“多开门店多盈利”的思维模式,对于而言,已经到了该拐弯的时候了。
事实上,在经历了10年的高速增长后,中国体育用品企业已进入到成熟发展阶段,因此,当渠道数达到很大的基数后,就只能通过品牌突围,通过品牌拉力来提升毛利率,即内生性增长,这或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2010年,很多国内都扩张太快,现在差不多每一家都保持了接近7000家的渠道。现在,整个行业都面临调整,这就需要首先对渠道进行调整。不过,一些体育用品商在某些二、三线城市的经营权控制在大经销商手上。要让他们完全退出,就会触及利益问题,所以,这种调整不会太顺利。(中国鞋网-最权威最专业的鞋业资讯中心)
- 上一篇:鞋企高额欠薪再度被提上法律议程
- 下一篇:蔡崇信豪赌估值30亿欧元的脏脏鞋

- CURRY 12 "WHAT THE BAY" 鸳鸯配色发布,致敬湾区传奇与全明星荣耀
- 耐克全新品牌宣传片《不争辩,只争胜》,致敬女性运动员和运动的力量
- 奥康情人节礼物已送达!
- On 昂跑推出 Cloudsurfer 家族革新之作 Cloudsurfer 2 训练型跑鞋
- 高蒂女鞋GAODI情人节特辑 | 以鞋为礼,步步生爱
- 诺贝达女鞋ROBERTA DI CAMERINO来点水钻高端局
- 迪欧摩尼
- 法洛蕾
- 斯米尔
- Charles&Keith
- 骆驼服饰
- 啄木鸟包包
- 康莉
- 金狐狸包包
- 老鞋匠
- 唯聚时代
- 德尼尔森
- 莱斯佩斯
- 花椒星球
- 红蜻蜓童鞋
- 意尔康
- 途漾潮鞋
- 康奈
- 四季熊童鞋
- 沙驰
- 牧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