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达鞋业关爱凝人心 员工返厂率达九成
【-品牌动态】春节过后,招工难、用工荒问题在即墨市中小企业、劳动力密集型企业非常突出,而在部分大企业和技术性企业,招工却比较容易。11日,在青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亨达),记者了解到该厂老员工返厂率达99.3%,而企业能够留住老员工并吸引新人才的良方主要是打发展牌和感情牌。
新员工招来8个老乡
2012年春节刚过,来自济宁市鱼台县李阁镇中王村的王峰涛不仅自己回到了工厂,还介绍了8名老乡进厂工作。
王峰涛告诉记者,自己是去年10月28日到亨达工作的,满打满算也只工作了近4个月的时间,其实也算是名新员工。由于亨达的工作环境比自己原来的工作环境好很多,所以当初一听到老乡要找工作后,赶紧介绍他们到亨达工作了。
王峰涛称,自己进入亨达工作前,是在一家私人木器厂做模具工作,工作上一有问题就会受到老板指责。居住的环境更是差,十几个同事挤在一张大通铺上。后来,他经同样在亨达工作的姐夫介绍,来到了亨达上班。
“同事都跟兄弟姐妹似的,在这工作有家的感觉。”王峰涛说,自己工作3个多月,每个月的工资自己都很满意,比过去高了三分之一,而且现在免费居住的职工宿舍很干净,吃饭有补贴。不仅如此,公司每个月都聘请讲师给他们讲“孝、信、和”等传统文化,让他们互相帮助和关心。因此,同事相处很融洽,让他有家的感觉。
据统计,截止到2012年2月3日,亨达老员工返岗率达99.3%。近两三年,公司老员工的返岗率保持在97%至99%之间,没有出现过用工荒。不仅如此,今年春节过后,亨达已有400多名新员工通过选拔留厂工作,其中200多名应聘者已结束“新员工训练团”的集中培训,开始进入生产车间实习。
管包车帮买票,员工回乡不难
2012年是吉林人王昌杰在亨达工作的第19个年头,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如今40岁的他,已经从一名普通的一线员工成长为公司成型A科的主管。不仅如此,他还在即墨当地买了自己的房子,把老家的父母接来同住。
“工作中看重能力而不是文凭,所以工作好的员工都有提升的可能,大家都挺有干劲的。”王昌杰说,年轻时一直在家务农的他在亲戚的介绍下,于1993年进厂工作,起初只是抱着学门手艺的想法,没想到公司一步步发展壮大,而自己也通过努力一步步晋升,对公司也越来越有感情。所以,他决定继续干下去。
像王昌杰这样在青岛市区或即墨当地安家的外省老员工还有很多。为留住老员工,公司除了每月给员工发放可观的工资、办理了五险一金外,还帮员工解决过年返乡难的问题。“为了让员工不用为买车票犯愁,公司每年都为员工代购火车票,还包汽车直接送员工回家。”亨达品牌战略部经理赵蕊蕊说,逢年过节,公司都会给临沂、菏泽、济宁、济南、河南、河北等地的员工包车送他们回家,还为乘火车的员工代购火车票,让员工不用为买票发愁。此外,公司还设立爱心基金,每月向评选出的优秀员工家中直接寄钱,代尽“孝心”;逢年过节对公司困难家庭员工发放慰问金。
“感情牌”凝人心 家人同厂共聚
在许多企业,夫妻两人同在一家单位工作是不被允许的,但亨达不仅没有对“夫妻档”下禁令,反而通过解决外地务工者“相思情”凝聚了人心。目前,公司已有夫妻员工百余对。
王昌杰的妻子也是亨达的一名员工,虽然两人不在同一个流水线作业,但对工作,两人还是有许多共同话题。同样,来自湖南的陈作新与妻子也都在亨达工作,由于妻子工作的地点与自己所在的新厂相隔40公里,因此两人一周只能见两三次。“在一个单位工作,总归踏实一些,比起她在老家要好多了。”陈作新说。
除了“夫妻档”,公司还有不少“母子档”,而发生在其中一对母子身上的故事,成为了整个公司进行以“孝”为主题的传统文化教育鲜活的案例。
原来,这对“母子档”中的男孩在进厂前有网瘾,不论母亲如何劝导,他始终没有戒掉。去年8月,21岁的迟升杰来亨达工作,但沉迷网络的他无心工作,还是经常到网吧。由于他右耳需戴助听器听声音,长时间戴耳机打游戏对他的耳朵有很大的损伤,因此他的母亲黄爱芹非常担心,便关闭了自己开的小超市,来到亨达陪儿子一起工作。由于公司每月一次的“亨达中华传统文化大讲堂”不断对员工讲授“孝”,迟升杰从中受到不小的震动,他开始变了,甚至还主动回家给妈妈洗脚,并做出了告别网络、好好工作的决定。现在的迟升杰已完全戒掉网瘾,2011年还被评为“亨达十大孝子”,与母亲两人同时成了公司的优秀员工。(中国鞋网-最权威最专业的鞋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