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致的鞋子赶不得
【-鞋情话意】上海路上有家徐青手工皮鞋作坊。我去时无缘得见老板徐青,倒是见到了做鞋子的师傅徐传新。
爱笑的徐师傅见我脚上穿的运动鞋,又笑了:“你的鞋是流水线上生产的,不是手工的。”他给我看他脚上穿的鞋,朴实的黑皮鞋,朴实的样式,但是怎么看怎么不寻常。他这双鞋,是他自己做的。事实上,他和老板徐青,几乎从来只穿自己做的皮鞋。来这家皮鞋作坊的,也都跟他们一样,是懂鞋爱鞋之人。
每道工序都亲自把关
徐青的工作室在上海路,靠近五台山北站。一个大坡上去,就能见到他们的门面,做鞋子的师傅徐传新趴在栏杆上,就能见到坡下来来往往的人穿着怎样的鞋。
店面虽然小,但很宽敞,和皮料几乎成了这个小店的全部。店面中间搁着一张茶几,茶几上有一本图册和皮样。徐传新告诉我,这图册记录了他们做过的每一双鞋,厚厚一本图册,掂在手里沉沉的。
这家店开了许多年,徐传新来这里也有了三四年。徐传新爱鞋子,他说老板徐青爱鞋之情比他更甚。
从徐传新口中辗转得知,徐青从小就对鞋子很讲究,见到没见过的样式,徐青就要琢磨半天,回来模仿着做一双。
徐青学制鞋这门技艺,不仅在上海读过专门的培训班,还在新加坡跟着一位著名的制鞋师傅学习过。与大多数学手艺的经历一样,徐青先是给师傅打下手,端茶递水送眼镜递尺子,在此间隙还“偷”着学技艺,后来师傅察觉这个女孩子的确是块璞玉,才开始毫无保留地教她手艺。
尽管来帮徐青的忙才几年,但徐传新和徐青的友谊早在二十岁就开始了。“那时候我们一起做鞋子,一起研究样式。”徐传新回忆,徐青十分讲究,每道工序都要亲自把关。
这里的鞋并不廉价,每双都在一千元左右。但徐传新说,鞋子的品质对得起鞋子的价格。
在这里,慢工出细活,一双鞋从头到尾需要三个星期左右才能完成。有时候也会遇上要求赶工的客人,“可是精致的鞋子赶不得。”
一双鞋的完成需要很多工序。第一道便是取尺寸,徐传新脱了鞋给我演示:双脚稍稍用力踩在地上,画出鞋底,量出尺寸。
在正式做鞋子之前,还要用人造革先做出一个鞋模,然后请客人试穿,调整好尺寸后就开始正式做鞋。
选料是很重要的步骤。徐传新指着店堂里挂着的一块皮料告诉我,即便是最上等的皮料也没法全部物尽其用,得选择厚薄均匀的那一块,旁边的皮料都浪费了。
选好料后,还需要至少一周的时间来精打细敲,一双鞋子才算大功告成。徐传新给我看一双橘红色的皮鞋,又拿出一块明黄色的皮料:“你看不出这双鞋是由这块皮做出来的吧?鞋子经过层层擦油和打磨,才变成了你眼前的这个样子。”
徐传新和徐青都已经是做了几十年鞋的手艺人,徐传新说,几十年前想卖手工鞋,那可真是很难,现在人们都比以前讲究,店里的客人极多。店里的主顾也不乏外国朋友,徐传新拿出一叠大红色的订单,姓名栏上许多是洋洋洒洒的英文、法文、德文。
和流水线上生产的鞋相比,手工鞋最大的特点是舒适、合脚。常有客人回来告诉徐传新,进了这家手工皮鞋作坊,就再也看不上别的鞋了。
- 上一篇:新鞋旧鞋
- 下一篇:心理测试:你感觉哪双高跟鞋最适合你,测出你在男人心中值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