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模式如何在市场转型升级中突围?
【-行业新闻】在内外因的合力下,东莞模式走到了一个岔道儿口。要么走入死胡同,要么转向另一条光明大道。
东莞模式面临危机不仅仅在于外界压力的加大,更在于本身结构的问题。
不妨先看看何为东莞模式?虽然业界并未对东莞模式做出具体的定义,但其大体的特点可以归纳为:由东莞提供土地或者是已建成的标准厂房,四川省、湖南省等地提供廉价劳动力,外资提供资金、设备、技术和管理的要素组合模式。
在这样的模式下,东莞的企业绝大部分都是外向型的中小企业,他们都依附于某行业的一家核心企业生存。
“鞋模的核心企业是台资企业——裕元工业集团。裕元是耐克、阿迪达斯、李宁、安踏等国内外主要大型运动鞋品牌的首选OEM商。各大品牌在裕元都有贸易办事处,他们直接下单给裕元。裕元直属的主要是鞋厂,鞋厂会到塑胶厂采购配件,塑胶厂就要找模具厂做模具,模具厂会再进一步地进行外包加工,承接者就是我们这些CNC数控加工小厂子。”精敏模具数控加工厂厂长杨艳军如此告诉记者。
杨艳军说,裕元员工虽然只有20万人,但这个产业链,包括带动周边的服务业、餐饮业,总数应该在50万人以上。也可以说,裕元掌握的这50万人的“生死存亡”。
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东莞把产业链的两头都交给了外资企业。“东莞企业以来料加工型为主,两头在外,原材料掌握在外国人手里,涨不涨他们说了算;销售市场也掌握在外国人手里。低价订单你不做,自会有人来做。”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电器行业外贸公司老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显得非常无奈。
中小企业面临生存危机的原因就在于,它们处于产业链条最底层,利润低下,没有自己的研发能力,更没有自己的。一旦外部环境恶化,订单减少,最惨的就是这些中小企业。以2008年为例,外来订单的减少,导致很多中小企业无活可做。当年1—9月份就出现了1464家企业倒闭的惨状。
东莞中小企业遇到的困境似乎预示着东莞模式已经走到了岔道儿口。作为农村城市化典范的东莞,加工业发展的高峰期已经过去,依靠外单拉动发展的时期已经过去。今后的东莞必须要进行转型。
事实上,多年前东莞官方和企业主都已经将产业转型提上日程,(-最权威最专业的鞋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