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析制造业服务化发展路线
【中国鞋网-要闻分析】4月15日,第八期“青商财俊”培训班学员如期来到浙江大学“上课”,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处长安筱鹏担任当天授课老师,为学员们作了关于“制造业服务化路线图”的主题培训。
曾经到过晋江考察的安筱鹏对晋江企业印象颇为深刻,“一到晋江,我便感觉到那里有着肥沃的创业土壤,晋江的企业家爱拼敢赢,似乎全身上下充满了创业的血液。”
制造业服务化有四种模式
“谁是21世纪最令人失望的欧洲企业?谁是21世纪最成功的美国企业?”安筱鹏用有趣的提问引起了学员们的上课热情,答案很简单,前者是诺基亚,后者是苹果。
随后,安筱鹏直接切入主题,什么是制造业服务化?安筱鹏解释,现在越来越多的制造型企业围绕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不断融入能够带来市场价值的增值服务,以此实现从传统的提供制造业产品向提供融入了大量服务要素的产品与服务组合转变。
“制造业服务化转型,有这样几种模式。”安筱鹏介绍,一种是基于产品效能提升的增值服务,随着大规模加工制造和工艺的日趋成熟,标准化工业制成品的大规模、大批量生产越来越容易,同质化的竞争愈演愈烈。在新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制造型企业纷纷寻求基于产品功能的增值服务,实现产品运行的稳定性、效用的最大化,以获得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取得市场的主导地位。
另外,制造业服务化转型还有基于产品交易便捷的增值服务、基于产品整合的增值服务和从基于产品的服务到基于需求的服务三种模式。安筱鹏解释说,企业着力于挖掘和洞察客户的潜在需求,利用强大的服务体系帮助客户解决盘根错节、复杂艰巨的问题,交付给客户“一揽子”、“一站式”的解决办法和实施成果,这些服务主要是帮助其提高竞争力、运转效率或降低成本,从而为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
制造业服务化要做四个围绕
那么,制造业在服务化转型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安筱鹏建议,其转型要做到“四个围绕”,即围绕增强产品效能,拓展在线维护、产品体验、个性化设计服务;围绕提高产品交易便捷性,拓展融资租赁、物流和电子商务服务;围绕提高产品线效能,提供专业化产品集成服务;围绕客户全方位需求,实现从基于产品的服务到基于需求的服务。
“就比如NIKE,诞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初的是全球运动服装领域的后起之秀,面对全球运动服装市场复杂的竞争格局,它试图建立一种新的生产组织方式,以实现跨越式发展,于是耐克建立了‘无工厂化生产’的新的生产组织模式。”安筱鹏叙述道。
随后,安筱鹏马上做出总结:“无工厂化生产”体系使人们重新思考什么是“制造业”和“服务业”。耐克成功的意义在于,基于无形的知识资产正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要素。耐克通过利用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专业化的业务能力和良好的风险控制能力,敏锐把握运动品市场动向,重点经营研发设计、营销等附加值高的产业链两端业务,成为最成功的消费品公司。
“所以,企业的发展,其过程就是一场竞赛,即产业(企业)价值链提升与要素成本增长之间的一场长跑赛。制造业服务化的本质是要确保能够赢得这场竞赛,通过不断服务化手段提高产业(企业)价值链。”安筱鹏如是说。(中国鞋网-最权威最专业的鞋业资讯中心)
- 上一篇:中小企业转型压力大于融资难
- 下一篇:重金加码DTC模式,特步究竟在打什么算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