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运动品牌夹缝生存应对重重危机
【中国鞋网-行业新闻】“奥运年”历来都是们赚得盆满钵满的“丰收年”,但2012年的日子却不那么好过。李宁、安踏、特步等一批上市体育用品企业,2012年最新订货会数据、库存积压数、计划新开店铺等均处于近年来的最差水平,一些品牌甚至不惜用裁员来降低成本。国产运动品牌增长陷入困局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据媒体报道现在价格战是用李宁的价格买耐克、阿迪达斯,用的价格买李宁,用地摊货的价格买匹克、特步、361度,如此之大的折扣力度,不难看出各品牌库存压力的巨大。大量的库存不仅占用了资金,随着时间的推移,库存商品的价值越来越小,品牌商们不得不加大力度打折出售。库存问题仅仅是本土运动品牌冰山一角,营销策略,创新能力,文化内涵等等问题都是本土品牌能否发生存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
体育品牌疯狂扩张市场所埋下的“炸弹”将一个个引爆,体育品牌的倒春寒已来临,就看谁能挨得过去了。
业绩低迷库存高企 国内运动品牌危机重重
“疯狂”扩张的后遗症——本土运动品牌陷入增长困局
2007年-2009年集中上市的本土运动品牌企业新增门店数合计达到近2万家,2009年末终端数量较2006年末增长了近2倍。疯狂扩张的背后,暴露出来的却是规模增速下滑、市场集中度偏高、存货高企等种种问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何多家上市企业调低2012年销售预期,甚至通过裁员来降低成本。
行业乱战 价格战渠道战如火如荼——本土品牌“前有强敌,后有追兵”
和阿迪达斯过去很少有一两百元价位货品,现在有很多可以挑选;国内二三线品牌则常常一百多元就可置办一身行头。本土运动品牌的竞争态势发生了变化,安踏在营业收入上超越了李宁。目前本土品牌面临的困境是‘前有强敌,后有追兵’,在产品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本土品牌在北京奥运会之后并没有很好地成长起来。
去库存之路仍漫漫 面临淘汰赛——轻资产模式之累 控成本在即
在全球竞争中,李宁公司等中国体育产业业者为了避开耐克与阿迪达斯的夹击,放弃高端产品,全力进攻中国的中产阶层的中端消费;没想到市场往两边挤压,高端与低端都被耐克与抢走了,如今中国体育产业面临库存危机。黄金十年过后,中国体育用品行业已进入调整期。在这场本地运动品牌的淘汰赛中,最终会由目前的10至20家品牌,集中到5至6家。
经营模式存重大问题——品牌商—批发商—零售商模式暴弊端
这种模式对市场供需反应迟缓且不准确,常会造成代理商订购较多商品以备断货,品牌商也储备较多的商品以备补货,这就会形成需求被放大的“假象”。过去市场处于高速增长期,这个问题并不明显,但当行业寒冬来临,库存压力就会一下子变得十分尖锐。而像ZARA、优衣库等快时尚服装品牌都是从品牌商直接到零售终端,效率高、成本低、灵活性高,且不易形成库存积压的现象。
黄金十年已逝 本土品牌夹缝中求生
营销不善 无精神无创新——运动品牌要走差异化独立性
无视产品内在修炼,本土运动品牌心无定所。走进各区大小市场,或是收看各个电视,我们发现本土运动企业越是不理智,越会喊品牌文化、品牌精神;而恰恰相反的是国际品牌却在高呼产品的功能与技术。即便国际大牌文化底蕴足够,在中国却要从产品内在品质做起,这不得不让我们国内的品牌反思。
跨业竞争压力加剧 如何守住阵地——时尚休闲户外服装挤压市场
销售趋势继续走好。而在今年上半年,户外品牌逆势上涨以平均30%的速度递增。面临休闲行业挤压市场的情况更甚,一方面,大量低价多款且具有快速补单和调货能力的本土休闲品牌遍地开花,另一方面ZARA、优衣库等洋品牌的推陈出新,都对本土体育用品行业构成压力。
研发力量薄弱 品牌底气不足——炒作缺乏能力 落后潮流半步
研发力量的薄弱及品牌底气不足,再加上国内运动品牌在产品炒作上缺乏一定的运营能力,本土运动品牌无法领军时尚潮流,产品风格只能被国际大牌牵着鼻子走。本土运动品牌与“时尚潮流”相比整整落后了一个季度。比如,“渐变工艺的使用”、“超轻运动材料”等这些新工艺在国际品牌中早已推出了半年之久了,我们本土运动品牌现在才开始推出。
运动品牌黄金十年已逝——国产体育品牌出路几何?
曾经的中国本土体育品牌老大可谓完整地反映了这个行业的跌宕起伏。赶上了经济发展最快十年,又搭上了北京奥运会快车,顶峰之时在中国收入甚至赶上了耐克。而现在整个行业陷入了业绩下滑、库存高企、内斗外击等困局,何时才能重回巅峰,无人能给出预测。“运动品牌是有精神和文化内涵的,本土品牌要想突围,就需要与时尚、艺术等元素结合,创造符合时代消费者的文化符号。”李光斗说。(中国鞋网-最权威最专业的鞋业资讯中心)
- 秋日幻想集丨ABCKIDS 2025秋季新品订货会圆满成功!
- ABCKIDS新品丨冬日探索 从绒而行
- LOOZU龙足有红则灵
- 这双鞋销售暴涨600%
- LOOZU龙足「巳」来运转 步步胜意
- LOOZU龙足机能映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