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站

微博 |

我的商务中心

中鞋网,国内垂直鞋类B2B优秀门户网站 - 中鞋网 客服经理 | 陈经理 钟经理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要闻分析 > 鞋市直击:从“中国制造”到“非洲制造”

鞋市直击:从“中国制造”到“非洲制造”

2012-10-27 12:58:05 来源:中国鞋网 中国鞋网 http://shoes.efef.com.cn/

  【中国鞋网-要闻分析】在谈到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时,埃塞俄比亚往往是人们脑海中闪过的第一个词。然而,这里却有着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劳动力成本低廉便是其中最重要一点。在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普通工薪阶层月收入仅为1000比尔(约合300人民币)。对于这样一个失业率高达40%的国家来说,一个帮助他们解决就业的中国企业,无疑是“救星”。

  中国企业华坚在埃塞俄比亚有两条生产线,每天生产两千多双鞋,主要是为国际大品牌进行代工,包括GUESS、Coach、Tommy Hilfiger等。近千名工人,在生产线上各司其职,熟练地修整皮革、粘鞋底、上鞋带……在机器的嗡嗡声中,他们埋头工作的情形,令人想起国内的众多加工企业。

  “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三、四……”

  “一、二、三、四!”熟悉的口令声传来,一支穿着工服的队伍喊着口号踏步过来,然后,齐刷刷地停下,向右看齐。这场景,与国内众多工厂做早操的情形几乎一模一样。

  然而,这不是在中国,而是在东非国家埃塞俄比亚。

  喊口号的,也不是中国人,而是一群黑皮肤的埃塞俄比亚工人。

  寻找成本更低的“洼地”

  从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往东南方向约30公里,便可到达“东方工业园”。这是一个由中国人投资建设的工业园区,被当地人称之为“中国城”。目前已经有十余家中国企业进驻,制鞋企业华坚正是其中之一。而这批做早操的工人,都来自华坚。

  去年10月份,华坚招收了第一批600多名埃塞工人。现在,华坚在埃塞的工厂约有1000余名工人,仅有不到300人来自国内。

  今年以来,“制造业进入寒冬”、“小企业倒闭”的消息几乎每天都在国内媒体上演。从长三角到珠三角,随着劳动力成本日益上升,出口订单减少,制造业倍感生存艰难。

  那么,为何不试试到非洲去找机会?去年9月份,时任埃塞总理的梅莱斯邀请中国企业考察埃塞的皮革市场,华坚几乎立刻就做出了到埃塞投资设厂的决定。而从作出决定,到第一批皮鞋装在集装箱里运往美国,仅仅3个多月。“这种速度是史无前例的,”已故的总理梅莱斯当时这样惊叹。

  在谈到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时,埃塞俄比亚往往是人们脑海中闪过的第一个词。然而,这里却有着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劳动力成本低廉便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点。

  世界上大概没有比埃塞俄比亚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地方了。这个国家年人均收入不足300美元(约合1890元),在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普通工薪阶层月收入仅为1000比尔(约合300人民币),最低工资标准为20比尔(约合7元)一天。

  作为非洲牲畜数量最多的国家,适宜的气候环境,也令埃塞俄比亚出产世界上质量最佳的皮革。

  此外,从埃塞俄比亚出口到欧美国家,能避开贸易壁垒,享受“零关税”的待遇。

  解决当地人的就业问题

  “我们的大部分员工,都是埃塞俄比亚当地人,”华坚集团海外投资公司总经理海闻介绍。去年10月份,华坚招收了第一批600多名埃塞工人。现在,华坚在埃塞的工厂约有1000余名工人,仅有不到300人来自国内。

  在招工之后,华坚还出资“空运”首批84名埃塞俄比亚工人前往位于广东东莞的总部,接受为期两个月的技术培训。“我可以告诉你,他们学得像中国人一样快,”海闻表示。

  对于一个失业率高达40%的国家来说,一个帮助他们解决就业的中国企业,无疑是一个“救星”。

  据一位华坚的工人介绍,她的月收入约为35美元(约合220元人民币)。“虽然不高,但我在这里能学到东西。”她承认。

  华坚的这一步吸引了所有西方主流媒体的注意。法新社、美联社、CNN、BBC都报道了这个意义重大的举措。西方媒体称赞其为“中国改变对非洲投资方式”。

  CNN则认为,埃塞俄比亚有望取代中国,成为新的“全球工厂”的潜力。(图片来源:Getty图片社)

  美利坚大学专家德博拉-布劳蒂加姆说:“中国在埃塞俄比亚的存在填补了一个巨大空缺。西方把这里看作一个需要救助的国家。而中国人从中看到种种商机,把这里看成‘行善赚钱’的一种途径。”

  《纽约时报》称,中国这种帮助埃塞发展经济的方式,值得美国学习。

  CNN则认为,埃塞有取代中国,成为新的“全球工厂”的潜力。

  目前,华坚在埃塞有两条生产线,每天生产两千多双鞋,主要是为国际大品牌进行代工,包括GUESS、Coach、Tommy Hilfiger等。近千名工人,在生产线上各司其职,熟练地修整皮革、粘鞋底、上鞋带……在机器的嗡嗡声中,他们埋头工作的情形,令人想起国内的众多加工企业。

  唯一不同的是,曾经令国人无比熟悉的“made in China”的标签,在这里,则要改成“made in Ethiopia”。(中国鞋网-最权威最专业的鞋业资讯中心)

在线咨询

姓名
电话
留言

快捷留言

  • 请问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吗?
  • 我想了解加盟费用和细则。
  • 留下邮箱,请将资料发给我谢谢!
  • 我对加盟有兴趣,请迅速联系我!
  • 我想了解贵品牌的加盟流程,请与我联系!
  • 请问投资所需要的费用有哪些!
中国鞋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谢谢!也欢迎各企业投稿,投稿请Email至:403138580@qq.com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你好,请你先登录或者注册!!! 登录 注册 匿名
  • 验证码:
推荐新闻
热门鞋业专区
品牌要闻
品牌推荐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