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冲击的不只是传统商业
【中国鞋网-要闻分析】11月11日,由天猫、淘宝、聚划算联合发起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启动,截至11日24点,购物狂欢节交易总额已经达191亿元。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说,电商就像猛狮正在“逐渐吃掉传统商业这只绵羊”。但此次“双十一”冲击的并不仅仅是传统商业,其对物流业、电子支付业和电商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双十一”购物节,淘宝狂揽191亿元让人们再次见识了中国潜在的消费力。淘宝一天的销售额比北京65家重点百货企业上半年销售额的一半还多,今年上半年,北京市65家重点百货企业商品销售额为368.1亿元。但是,电商这种销售渠道离不开传统商业,传统商业就像是电商的“样品馆”,但当传统商业通过提高管理水平降低商品价格,“样品馆”还是很有竞争力的。因此,电商与传统商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市场上的产品价格也将更趋合理。
今年以来,京东商城、淘宝、国美和苏宁等电商“摩擦”不断,此次“双十一”购物节爆发的能量让大家瞠目结舌,原来还在观望的各路资本将会迅速进入电商这个行业,未来电商市场将会“风云”不断。
网购离不开电子支付业和物流业的支持,“双十一”购物节对于这两个行业的冲击也更大。在11日凌晨,支付宝和各大银行网银系统就遭遇了网购“洪峰”的冲击,尽管各方早有准备,但始料未及的巨大数据流还是让支付宝和银行措手不及,1分钟支付宝成功交易19.2万笔。在巨大数据流冲击下,各种支付工具的差别就显现出来了,建设银行网银就曾一度中断服务,而工商银行和招商银行网银速度还不错,在“秒杀”当道的网购时代,如果电子支付不能跟上这种速度,那么就将在这场速度之争中败下阵去。
在“双十一”购物节之后,各个快递公司可谓痛并快乐着,快乐是业务量剧增,痛则是剧增的业务量需要时间来消化。在客户体验度不断攀升的今天,消费者对于快递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快递公司之间也开始拉开距离。《北京晨报》就一篇《谁是快递第一单?“双11”后网友给快递速度排座次》,从中可以看出,消费者对于目前快递公司的认可。未来快递将会出现分化,如果快递公司再不提高管理,那么将来会被踢出局。
“双十一”购物节对于中国的诸多产业的影响才刚刚开始,这些产业的企业也将因电商兴盛而划分座位,但一切刚刚开始,现在变革还不晚。(中国鞋网-最权威最专业的鞋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