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大关键词还原2012年儿童鞋服行业发展
【中国鞋网-要闻分析】2012年是儿童鞋服行业发展极为活跃的一年。龙年“婴儿潮”推动了孕婴童用品及儿童鞋服经济的发展。新品牌不断涌现,加速了行业的洗牌进程。有一定市场根基的品牌借助新营销方式,进一步加快了渠道扩张步伐。而一些儿童鞋服新军招商却遭遇“滑铁卢”……
2012年即将画上句号,在这龙腾虎跃的一年里,儿童鞋服行业都有哪些变化?让我们一同总结下龙年儿童鞋服行业的几大关键词吧。
关键词1:婴童用品
阐述:每逢龙年中国婴儿出生率都会上升5%,今年出生的“龙宝宝”将超过2千万。随着这股“婴儿潮”的到来,孕婴童用品的发展“钱”景大好,各商家纷纷挺进孕婴童用品市场。一些儿童鞋服品牌也推出了宝宝鞋、婴儿装,未来,这一市场将得到快速发展。
典型案例:第十二届CBME孕婴童展、CBME童装展于7月18-20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幕。本届CBME展会无论是规模还是参会人数都创下了历史之最。展会面积增至115840平方米,比2011年增长了44%,吸引了1287家参展商、1908个参展品牌前来参展。
关键词2:淘品牌
阐述:电子商务是大势所趋。2012年,儿童鞋服行业出现了很多淘品牌。和绿盒子品牌一样,很多商家一开始便瞄准了线上销售市场。在传统儿童鞋服企业纷纷“触网”,争相进军电子商务平台时,一些商家直接将原创品牌定位为网销品牌。
典型案例:2012年3月,福建省石狮市万航纺织服饰有限公司正式推出了线上童装品牌U3U3,与旗下线下品牌万美、航豹童装形成资源互补。2012海博会上,U3U3品牌首次向参展商们展示了夏季时尚童装新品。U3U3的启动顺应了童装行业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
韩都衣舍抢在今年“双11”之前首次推出上线童装自有品牌Minizaru,该品牌定位韩风快时尚,瞄准的目标群体是3岁到12岁的男孩女孩,走中高端路线。
关键词3:洋牌童装增多
阐述:据了解,目前我国童装业拥有1000亿元的市场规模以及50亿件的生产规模。国外商家早已对中国的童装市场虎视眈眈。今年,国内市场不断出现洋牌童装。其中,部分是由国际成人装品牌推出的童装子品牌,这些类似成人装的缩小版,价格一点也不便宜。
典型案例:6月6日,Kappa中国与北京派克兰帝有限责任公司在北京举行品牌签约暨新品发布会,共同推出Kappa Kids品牌,标志着Kappa正式进军中国童装市场。
8月25日,蓝色港湾儿童城新开了一家店,是来自法国的童装品牌ORCHESTRA.据悉,这也是ORCHESTRA在北京开出的首家店。
今年,大嘴猴(Paul Frank)品牌与 Parigi 集团达成合作,共同推出童装系列,该系列童装包括婴儿、幼儿以及少儿系列(含男孩和女孩)。
关键词4:童装大店模式
阐述:一直备受成人装品牌追捧的“大店模式”在童装行业悄然兴起。在童装行业,业界普遍认为,100平方米以上的童装便是大店,而超过300平方米的便可视为旗舰店。今年,多数童装品牌都开设了一些100平方米以上的大店。
典型案例:今年,玛米玛卡童装在河南等地开了多家面积超过500平方米的旗舰店。据悉,新开的郑州旗舰店装修设计豪华大气,陈列有16岁以下所有年龄段的童装系列产品,此外,还配有精美时尚的配件、婴童儿用品等商品,为消费者创造一站式购物环境。
关键词5:渠道扩张
阐述:在今年成人运动鞋服销售业绩下滑,传统门店扩张模式遭遇“天花板”的情况下,一些运动鞋服品牌将更多的注意力投向了童装市场,加大了童装渠道扩张速度,童装门店的增速已超过了传统体育门店。
典型案例:截至6月底,童装门店总数增加至1439间,其中包括700间独立店铺、507间商场店铺、还有232间位于361度较大型特许经营店铺内的专柜。公司于2012年将继续保持每年开店300间的目标。
截至6月30日,店数达7807家,销售面积增加至96.6万平方米,店平均销售面积增加至124平方米。其中运动生活系列店面减少198家至689家;儿童体育用品店增加59家至691家。
关键词6:微营销
阐述:今年儿童鞋服行业最热门的营销方式当属“微营销”.企业主们纷纷织起了“围脖”,越来越多的品牌加入“微博营销”队伍中。此外,新崛起的“微信”营销、“微电影”营销、“微动画”营销也备受企业关注。
典型案例:7月4日,小总统品牌携手皇品微电影共同打造的中国首部少年科幻微电影《星球N计划--2020》举行首映礼。随后,这部微电影在各视频网站及微博平台进行推广,转载率颇高,借助微电影营销,小总统品牌市场影响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7月,由ABC开展的“创想微生活”活动正在向全国征集微电影主角。该活动是为品牌制作微电影而精心准备的全国网络选秀活动。
9月17日,笨笨鼠品牌与功夫动漫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将共同推出国内行业第一部3D微动画片《笨笨鼠》》,开启笨笨鼠品牌“微动漫”营销历程。该微动画片第一季30集预计于春节前制作完成,并将通过全国各大主流电视媒体、视频网站推出。
关键词7:同名动画片
阐述:今年,儿童鞋服界打造专属同名动画片的品牌越来越多。企业欲搭乘动漫快车,推出鞋服及玩具、书包、文具等衍生产品,丰富产品系列,满足消费者的一站式购物需求。通过打造原创动漫形象,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了提升。
典型案例:今年,巴拉巴拉已正式与某知名影视文化公司联手,集合了美国、英国等国动画片制作高手,制作了一部100多集的动画长片。
由童装品牌小猪班纳旗下柠色动漫公司创作的动画片《小猪班纳》8月底登陆央视。该动画片在2012西部动漫文化节“金牛奖”优秀动画作品评选活动中获得“评委会特别奖”“动画系列片优胜奖。”
8月15日,泉州卡嘟嘟儿童用品有限公司宣布,该公司将投入3000多万元,聘请欧洲资深动漫设计团队,量身设计104集《卡嘟嘟》3D动画大片。
关键词8:招商遇“滑铁卢”
阐述:2012年,童鞋行业增加了许多新面孔,然而,这些童鞋新军招商遇到“滑铁卢”.虽然,招商场面布置得轰轰烈烈,战略规划与政策支持也很明晰,但这些都没能打动客户。在一场场尴尬招商会的背后,折射出童鞋新军们内部系统规划缺失的短板。
典型案例:今年,某新生童鞋品牌招商会拉开帷幕。然而,让该品牌负责人万万料想不到的是,在上午推介的时候还满满当当上百号代理商在台下坐着,等到下午的时候就剩下寥寥无几的客户抱着捧场的心态在看样订货。
关键词9:创建多品牌
阐述:随着行业细分市场的发展,很多商家对电子商务及儿童户外等新市场虎视眈眈,试图抢占一块蛋糕,但考虑品牌定位问题,他们决定在原有品牌基础上,再度创建新品牌。如此,新旧品牌区分定位,形成资源互补,共同推动企业的发展。
典型案例:2012年,永高人体育用品有限公司重磅推出全新品牌“乐菲宝”,新品牌与原有品牌“永高人”虽出同门但“派系”定位有别。乐菲宝以户外、休闲为主要产品结构,并尝试采用网销模式。公司借助乐菲宝品牌进一步挖掘儿童户外及电子商务两大新兴市场。
关键词10:战略联盟
阐述:在儿童鞋服行业,很多企业都希望通过获得国际知名品牌的授权,增强企业的实力。而国际品牌也需要具有强大产品研发能力的企业帮其研发生产,进一步开拓区域市场。因此,越来越多的品牌通过战略联盟实现了合作共赢。
典型案例:9月27日,琪尔特有限公司与巴布豆(中国)儿童用品有限公司举行了战略联盟签约仪式,合作期长达20年。此次合作并非采用授权与被授权,公司向总部缴纳授权金的合作模式,而是采用与销售额挂钩,总部按销售额抽成的合作模式。如此,授权方和被授权方更容易结成利益共同体,品牌更能做强做大。
关键词11:节日促销
阐述:每年的节日促销都吸引了众多消费者。商家借助节日促销消化库存,提升业绩外,还能进一步宣传品牌,培养忠实的消费群体。2012年的节日促销大多数商家及消费者依旧疯狂,而部分网商已经开始回归理性。
典型案例:5月1日,卡西龙品牌在西安举办了“9元风暴”促销活动,全场货品9元起销售,3天活动销售业绩达10万元。此次活动特价货品与正价货品比例适中,以低价、特价商品带动正价商品销售,是做得较为成功的一次促销活动。
今年“史上最疯狂”的“双11”,天猫淘宝当天进账高达191亿元,让业界为之震惊。据悉,节日前,绿盒子等多家儿童鞋服品牌早已做好货品、物流、客服等多方面的安排,积极备战“双11”促销活动。
关键词12:总监离职
阐述:营销总监离职的现象在儿童鞋服行业屡见不鲜,而今年更为频繁。企业主太急功近利,对营销总监期望值过高,而营销总监心态过于浮躁,缺乏创新,做出的成绩差强人意。加上,企业主与总监互不信任,最终导致双方不欢而散。
典型案例:某童鞋企业在短短一年内就换了5位营销总监,当记者问企业主为何要频繁换将时,企业主的回答是,这些营销总监过来没能为企业做出实际效益,还成天抱怨公司没有放权给他们,没有足够的人力、财力供其支配。而曾在这家企业待过的一位营销总监则对记者说,在家族企业工作,处处都要受到“皇亲国戚”的监督,不被信任,毫无安全感和成就感,因此,很难跟企业主谋和到一块。(中国鞋网-最权威最专业的鞋业资讯中心)
- 上一篇:中国本土品牌崛起:梦想还很遥远
- 下一篇:重金加码DTC模式,特步究竟在打什么算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