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行业:苏宁、京东晒成本支招企业发展
【中国鞋网-鞋业趋势】苏宁和国美今年来相继启动了调整关闭门店和裁员的动作,其人力成本将进一步下降。但电商团队的规模依然只有京(专卖店)东的30%左右,增加的成本并不算多。
相比之下,京东目前的员工只有2万多人,但是电商行业的平均薪酬要比实体店至少高出2倍(5万元/年)。随着京东规模扩大其人员必然扩张,根据今年上半年流传京东为IPO提交的财务报告,其人员成本占京东收入的比例也将保持在5%左右。此数字未获京东官方证实。
与此同时,京东、易购所在的电商行业2011年开始持续不断的促销需要更高的推广费用。根据上述京东财务报告,京东今年的推广费比例达3%,此数字未获京东官方核实。而国美、苏宁的实体店2012年开始广告投入已经大幅减少。消息人士告诉记者,“今年苏宁实体店的推广费用同比减少了50%以上,而且这些推广费用中有很大部分是由供应商提供的促销费用。”
此消彼长中,实体门店与电商成本率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程度,苏宁和国美方面认为,他们和京东的整体成本都在13%左右。由于实体门店超过900亿元的采购规模,在采购尤其是大小家电产品采购的价格上,他们依然比京东有3%-5%的优势。
但是,留给国美、苏宁狙击京东的时间已经不多。一旦京东的线上规模超过千亿元,而且完成前期占比最高的物流投入,其成本优势就将显现出来,将比实体店低约5%,这也是京东大跃进式推进规模增长的重要原因。按照刘强东的说法,今年年底京东不含税的收入就要达到470亿元,而2014年要超过千亿元。
而且京东未来降低成本的空间也很大,一位电商行业专家就告诉本报记者,“京东要做到的就是两年内达到千亿元的规模,这样无论是采购成本,还是每万元的物流、人力成本都会大大降低,只有迅速做大规模,京东才具备真正挑战国美、苏宁传统模式的实力。”
但京东要想继续做大规模面临着很大的压力,不仅是国美、苏宁、天猫等竞争对手的围追堵截,还有一旦国美、苏宁下定决心全面转型电商,随着其在电商的后台、物流和购物体验中的改善,京东现有的优势将不再明显。
目前京东的库存周转天数只有36天,远低于苏宁的54天。有专家指出,随着京东SKU数量增加和送货范围扩展到全国,京东要继续维持这样的优势很难。加上其资金紧张,开始对供应商采取账期结算,平均账期为36天,而苏宁平均为34天,此前支持京东的供应商也开始不满。
“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也意识到我们在部分核心城市的送货速度,以及购物体验等方面与竞争对手有差距,我们正在弥补这些短板。” 金明表示:“今年我们对网站的升级就讲日流量从千万上升到三千万,店面高峰期无法登录的情况已经大大减少。”
尽管如此,华泰(专卖店)证券的最新研究报告指出,京东掀起的价格战为国内传统零售企业敲响了警钟,将推动传统零售行业盈利模式的变革,传统的类金融模式空间已经越来越小,发展更低成本的线上渠道将是更多实体零售不可避免的选择。(中国鞋网-最权威最专业的鞋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