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月起出口欧洲鞋类等产品须更新注册码
【中国鞋网-行业政策法规】根据欧盟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法规(REACH)规定,预注册物质吨位在100-1000吨的化学物质的相关预注册号码将在5月31日到期,届时企业如无相关物质的正式注册号码,对欧出口的相关产品将受到影响。
据悉,这一法规影响到中国化工品、染料、印刷制品、纺织服饰、鞋类、玩具、消费电子产品、家用产品和文具用品等出口产品。日前,通标标准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的资深化学技术经理朱慧君博士特别向业界人士介绍了REACH法规对文具用品的影响,并提出了中国出口企业的应对方法。
文具行业受影响大
“欧美市场对消费品监管的严格,包括对有害物质的管控以及对产品性能和使用安全的要求,让全球制造业面临很大压力。”朱慧君说,“REACH法规是对文具行业影响很深的法规,但要看清其主要针对的企业和产品范围。”
他表示,REACH法规注册主要针对的是出口物质和配制品到欧盟的企业,对于出口成品的企业来说只有两种情况需要进行注册:一种是成品中包含有意释放的物质(例如:橡皮中的香味,笔里面的墨水),另一种是聚合物中的单体大于2%。如果满足这两个条件,且有意释放的物质和塑料中的单体含量超过1吨/年,那么这个物质就需要进行注册。目前,出口量在100-1000吨的物质或配置品需要在2013年6月1日之前完成注册,否则这些产品将无法进入欧盟市场。
“虽然含有SVHC物质的产品仍然能够在欧盟进行销售,但需要提供相关的含量信息报告,这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尤其对那些小批量出货的企业影响更大。”朱慧君表示,“因为测试的费用高和更新的频率快,导致做SVHC测试的企业并不多。”
严控采购 配合检测
“我国有对欧出口业务的化工企业一定要采取积极的态度,尽早开展应对工作,为持久的对欧顺利出口提供保障。”朱慧君说。
朱慧君认为,对于REACH法规,中国的制造商应了解大致的法规限制物质,并且能够在供应链上从原料生产商一直到成品制造商都提高警惕,对高风险的一些物质如塑料和涂层中的增塑剂、塑料和纺织品中的阻燃剂、纺织品和木制品中的防腐剂、产品中的颜料等尤其要注意,做到“四不”,即设计不添加,原料不含有,加工不转移,包装不污染。而且,企业对产品性能,如书写、划破、重复性、笔帽尺寸等要求,需要在设计阶段就避免一些错误,满足法律法规的要求。
具体而言,他提出了三点建议:一企业在生产中不要故意添加限制物质或者SVHC物质;二是严格控制自己原料的采购,确保采购的原料符合REACH法规的要求;三是经常关注第三方检测机构,比如SGS的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更新公告。(中国鞋网-最权威最专业的鞋业资讯中心)
- 上一篇:欧盟新版生态纺织品标准实施
- 下一篇:打击非法进口!全俄境内将对鞋试行粘贴电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