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妈催生潮童经济 奢侈童装市场广阔
【中国鞋网-要闻分析】随着“靓妈”催生潮童经济,未来奢侈品童装领域将有较为明显的增长。2013年伦敦国际时装周的压轴大戏,是一群靓妈带着潮童们在T台上走秀,向大众展示奢侈时装品牌儿童系列的最新风尚。这些“萝莉正太”们身着博柏利(Burberry)、拉尔夫·劳伦(Ralph Lauren)、汤米·希尔费格(Tommy Hilfiger)、·雅各布(Marc Jacobs)等各大奢侈品牌煞有介事地穿行于T台之上,甚至比真正的模特更引人侧目。
尽管今年奢侈品行业传递出了“降温”信息,但是全球的高端消费人群对自家儿女的预算并没有缩减,这使得越来越多的大牌开始盯上童装和儿童产品这个特定市场。在北京、上海的高端百货商店,奢侈品童装柜台非常抢眼。不久前六一儿童节期间,奢侈品童装的销售也迎来了一个小高潮。
从目前的奢侈品集团财报看,童装仅占集团收入的很小一部分,但是随着“靓妈”催生潮童经济,未来奢侈品童装领域将有较为明显的增长。对女性而言,孩子就是自己的迷你版,女性想看到自己的时尚品位在孩子身上延伸,而家庭也是婚后女性的主战场,女性想让自己的品位在家庭的细节中得到诠释,包括孩子。不少潮妈表示,愿意从自己的“购奢基金”里面划出一部分打扮自己的“小公主”。“小朋友都爱美,也知道这些牌子,穿在她身上好看,她高兴我也有面儿。”
如今奢侈品炫耀性消费在一二线城市中仍然占有不小的比例,消费者对奢侈品的好奇心没有得到满足。中国女性对奢侈品的钟爱更多表现在生活中,因而奢侈品力图在童装和家居等各个领域迅速渗透给中国的女性消费者。
众所周知,因为儿童一般不直接参与购买奢侈品,童装消费实际是家庭成员中女性消费的延伸,因此如何俘虏潮妈们的心就是大牌所要考量的直接问题。
奢侈品大牌们将目光投向儿童已经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奢侈品牌迪奥(Dior)早在1967年,就在当时设计总监马克·博昂(Marc Bohan)的主持下,将迪奥童装(Baby Dior)推到了法国巴黎蒙田的店铺里。其他品牌也不甘示弱,几乎在一瞬间,从古姿(Gucci)到博柏利,从芬迪(Fendi)到保罗·史密斯(Paul Smith),美国品牌DKNY、法国品牌克罗耶(Chloe)还有朗万(Lanvin)等各大著名服装品牌不仅开设了童装副牌,更是片刻不停地扩张着自己的童装店铺。这些奢侈品牌原本就拥有足够多的专卖店和稳固的消费市场,因此在推广童装时可谓驾轻就熟。
在北京新光天地,奢侈品童装的渠道销售并不在一层的旗舰店中,而是和其他大牌在百货童装区内,这样的情况也发生在上海高岛屋百货。古姿方面表示,这些旗舰店当初在规模上没有专门设计区域,而童装是近几年才开始进入中国,因此没有进入店铺做展示,而是和别的品牌一起放在高端百货的童装区内,但是因为有大牌的聚合,另外在孩童空间比较有认同感,反而取得了不错的销售业绩。
另外,古姿表示,未来会考虑在大城市的地标性旗舰店设置专门的童装展示区,并且还会辅以游击店(Pop-up store)的形式做多种形式的推广。近几年,这种临时店铺概念是为自己限定一个时间,找一个出人意料的地点作为临时销售点,诸如LV、川久保龄等许多时尚大牌都有所尝试。和成人服装不同的是,童装涵盖的年龄层广(0~14岁),在设计上不仅极具,且产品更多元。大到风衣、小到袜子、头花,都有不同花色、不同面料、不同材质可供挑选,产品线非常丰富。迪奥童装像是一个迷你的全时尚帝国,为初生婴儿到12岁的儿童设计,从到奶瓶,从玩偶到礼盒,从衣裙到配饰,你可以想象到的各种童装和配件全部包含其中。
而在童装产品中为0~36个月宝宝生产的产品成为品牌价值渗透的关键。无论是印有“My First(吾之初爱)”字样的婴儿围兜,还是标语为“My First Gucci”的婴儿连体爬行服都牢牢的拴住了初为人母的女性消费者的心。(中国鞋网-最权威最专业的鞋业资讯中心,合作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