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电商云初具雏形 5000万下注开放生态链
京东技术副总裁兼首席科学家何刚表示,目前京东集团已经形成了以“京东宙斯”、“京东云鼎”、“京东云擎”、“京东云汇”四大解决方案为核心的技术体系,完整的电商云服务链条已经形成,目前正在调动各种资源培育京东电商应用生态。
电商云第一阶段完成
先前我们已经报道过,京东电商云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何刚表示,目前,京东电商云的发展已经实现了第一阶段目标,京东IT资源的内部云化已完成,具备自动弹性伸缩的能力。
从效果来看,何刚认为,内部云对京东业务平稳、系统优化和效能提升的作用已经显现。据悉,在京东私有云建成之后,电商应用关键模式实现了附庸,项目研发周期缩短50%以上,系统在618店庆、双11等大规模促销活动中经受住了巨大流量的考验,经受了最高3.5亿次的单页网页浏览器。此外,服务器总体使用率提高了一倍,运维自动化使用率超过了90%。
现在,何刚表示,京东电商云正走入第二阶段,即将云化后的电商资源对外开放,构建电商云平台,培育京东电商应用生态。(延伸阅读:《京东云计算战略及京东电商云介绍》)
尽管京东强调以技术为驱动、以电商业务为核心、多种平台发展的战略方向,但这个技术,不仅包括IT,还包括了电商的供应链、仓储、配送、售后、财务、金融、营销、交易和数据等。
事实上,对于一家中国互联网企业而言,IT技术很少会成为瓶颈,缺乏的是能够持久的商业模式。而在何刚看来,云计算不仅是电商IT资源的对外开放模式,同时也是整个电商开放平台和开放生态的IT基础服务平台。
不必问京东为这个基础费了多少心思,单单看京东从北辰世纪中心的写字楼,扩张到杏石口路益园文创基地的电子商务大数据分析合作基地,我们可以想象,将京东的IT基础云化,经过了多少的研发人员的多少个不眠之夜。
当前,京东已经陆续推出了京东宙斯、京东云鼎、京东云擎、京东云汇、京东云峰等云计算解决方案。其中京东宙斯是京东开放服务的直接载体,面向上游和下游共提供8大类开放接口,预计到年底将有500个开放接口,接口日均调用量将突破5亿次/日。云鼎、云擎和云汇则分别是京东推出的电商应用云托管平台、应用开发云平台和社区互动平台。
四大解决方案分别向合作ISV和个人开发者,提供了京东系统开放接口、服务交易市场、电商应用云托管平台、应用开发云平台、社区生态环境等电商云服务,形成了一个完整闭环的电商云服务链条。
“为了更好的满足卖家和买家的电商应用和IT服务需求,京东电商云提供围绕电商应用全生命周期的云服务,与广大商家、用户、ISV和应用开发者,共同培育电商应用生态。”何刚说。
对于ISV和开发者,京东的商家和用户资源能够带来更大的市场,而对于商家和用户,ISV和开发者能够带来更高质量的服务。这是一个良性发展的模式。为吸引更多的开发者,何刚介绍,将从开源、节流、服务三大策略着手,除推出免入驻费、免保证金、免佣金的政策,京东还将拿出5000万的扶持基金,扶持相应的开发者。
目标全球领先云
“京东将努力在2015年开放京东电商业务全部资源和能力,以云的形式向全产业链各环节提供京东云服务,成为中国首屈一指的电商云提供商。到2017年,京东要成为全球领先的云计算服务商之一。”何刚说。
两个目标的差别,除了地域上的眼界放宽,还在于“电商”两字。而时间节点,应该是出于云计算产业演进的判断。根据京东云平台产品总监孙学斌的观点,云计算的爆发期是2013年-2017年,2018年-2022年则是强盛期。京东无疑不想错过强盛的盛宴。
需要指出的是,在当前的大数据时代,数据对一个云平台的建设至关重要。在电商云方面,京东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成绩,得益于其产业链的优势和多年来积累的优质数据。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难怀疑第一个目标实现预期目标。只是放眼全行业,京东并非在每一个行业都具有这样的优势。电商云在中国确立地位,要花5年的时候,但缺乏产业链优势的支持之后,再过短短的两年,京东还能把电商领域的成就成功地复制,实现第二个目标吗?
但京东已经具备突破的潜力。据何刚透露,目前已经有一些电商产业链以外的ISV表示希望能够在京东云平台上构建应用。另外,何刚还指出,电商云三部曲和第一个目标也并不是要齐头并进的。因此,我们可以期待京东的布局。
可以确定的是,尚有无数的挑战在等待京东与何刚的团队,譬如阿里云、腾讯云,譬如微软、IBM公有云,甚至亚马逊据公有云说年内也要入华。
我们以前很难想象京东能够从电子产品专家变成全品类的电商平台,但事实证明京东做到了。在云计算的领域,期待他们能够实现新的突破,为后棱镜门时代的中国用户多一个自主可控的、更为安全可靠的选择。(中国鞋网-最权威最专业的鞋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