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企试水“移动电商”新平台对接年轻消费群体
在手机上
下单买东西
今年7月10日,微信悄然上线了“腾讯微购物”公众账号,首批入驻的商家除了“美肤汇”、“知我药妆”等化妆品商城之外,还有七个,包括金苑、歌莉娅、ONLY(奥莉)、Vero Moda(曼)、Jack Jones(杰克琼斯)以及淘品牌“七格格”等等,泉州专门经营女士用品的“买好网”也入驻其中。
在某服饰品牌的微信公众账号首页,记者看到,其自定义菜单包含了“购物专区”、“品牌专区”、“个人中心”,点击“购物专区”即进入微购物。人们在选购商品确定订单时,需要填写收件人姓名、地址和手机号,而在支付环节,目前只能选择财付通支付或者货到付款。
“我们瞄准的是使用移动互联网的年轻消费群体。”金苑服饰微信公众账号负责人汤忠传表示,这只是企业试水“移动电商”的开始,“关注用户的消费习惯并不是朝夕之间就能改变的,这需要一个时间周期。”他说,目前还在培育市场阶段,要等待微购物大环境的成熟。
买好网相关运营负责人黄先生表示,尽管上线才一个多月,但已经有订单。“目前是在微信平台上传商品,客户可以直接在下单购买。”他认为,微购物对于商家来说,可以很直观地把产品信息推送给消费者,“有别于微博、网络点对面的模式,可以实现点对点。”
移动客户端
用户激增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对于手机淘宝的接受程度显然来得比预期要快。数据显示,2012年年底手机淘宝的累积用户数和微信都是3亿,微信上半年总用户数突破4亿,而手机淘宝上半年仅客户端的新增用户数就已经破亿。
客户端新用户量的激增也带动了手机淘宝整体访问量的增长,数据显示,2013年1-6月,手机淘宝日均用户访问量也大幅增长,每天的活跃用户数已经达到了去年同期的3倍以上。同时,用户在手机淘宝上停留的时间也更长,每个活跃用户在客户端上的平均停留时间至少在20分钟左右。
“各大平台现在纷纷在移动电商方面发力了,比如微博版淘宝。微淘等新兴事物的出现,都是为了提升用户在客户端上的停留时间。”一位业界人士表示,虽然目前移动电商还不是很成熟,但中国消费者对于手机网购的接受程度要远远高于全球其它地区。
调研机构eMarketer预测,美国2013年移动电子商务的增长率仅在55.7%左右,预计在2013年在智能手机上的交易额将达到134亿4000万美元。相比之下,占据中国移动电子商务市场八成份额的手机淘宝增长率已经连续三年保持两到三倍以上的平均增速,而无论是手机购物用户的总量、活跃度还是在整体交易额上都已经领先世界。
企业看好
网购新平台
“移动客户端的交易额上升肯定是电子商务发展的趋势。”业界人士黄先生认为,微购物作为移动终端的新兴平台,不仅比传统的购物模式更便捷,未来也更容易和O2O相结合。“今后淘品牌不一定有实体店,可以在一些地方设立展柜,展示产品,消费者只需要扫描二维码就可以查看详情和购买。”他认为,目前移动互联网上街景扫描和二维码扫描的功能,都具备了发展O2O的条件。
汤忠传也表示,看好未来巨大的移动电商市场。“最后要走的还是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他说,比如以后把二维码做在产品的吊牌上,并在实体店内实现“着装搭配”的二维码,消费者如果一时无法决定是否购买,可以扫描二维码发给朋友参考,然后在线上或者线下交易都可以。
手机淘宝负责人尚文认为,电子商务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玩法正在改变:这种改变不只是卖家卖东西的方式,也包括买家买东西的方式。“用户希望能够获得千人千面的个性化生活体验,我们也希望能够给商家提供丰富的工具,帮助商家打造最适合手机用户体验的内容,抓住用户的心。”他说。
(中国鞋网-最权威最专业的鞋业资讯中心,合作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