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皮鞋货不对板 商家行为涉嫌诈骗
【中国鞋网-消费市场】自昨日天府早报开通消费者维权热线以来,不少读者来电倾诉自己在消费中遇到的不愉快,其中最为凸显的就是网购纠纷。
在网购日益壮大的今天,不少人因快捷、方便选择网购,但随之而来的纠纷也不少。成都市工商局解析目前网购消费者的3种不良习惯,并给出提前查实网店情况、选择货到付款等4招预防纠纷发生。
网购皮鞋货不对板想退货遭遇“闭门羹”
“收到的产品,完全就不是我之前拍的。”昨日,市民王女士向天府早报记者讲述自己网购的遭遇:9月6日在百度上输入“官网”后,选择了一家名为“ECCO香港官网”的网店买了两双休闲鞋,“男士鞋标价1499元,打折后 1349元女士鞋标价1099元,打折后989元,总共就是2338元。”
两天后,快递公司通知到货,当时正值周末,王女士就请单位保安代签,“第二天我上班看到(鞋)很是惊讶,款式都不一样。”王女士收到的女士鞋是网店标价为808元的款,而收到的男士鞋,该网店网页上都没有显示。
“我就询问客服,是不是发错货了,但对方坚定地给我说没有发错。”想要询问具体发货地址后退货,竟被对方告知全国有几个分仓库,自己也不清楚地址,但透露前台客服地址在香港。随后,王女士查询网店所留地址,“上面写的是济南市区,我查过那是一个卖红酒的,不是卖鞋的。”
“我今天再打开网站,发现账户和密码都不能用了。”准备再次和客服协商的王女士昨日发现,自己原来注册的账户和密码,竟不能登录后台查看购买详情,而她再次咨询客服也被阻止,“那些留的联系方式不是打不通,就是没人接。”王女士表示,只有尽量先协调看,“希望对方还是能把货退了。”
网络交易法规不健全诈骗金额超2000可立案
“这个都属于诈骗了。”四川广力律师事务所律师曾兴圣介绍,现在网购逐渐成为新兴的消费方式,但目前网络交易法律法规并不健全,一些不法经营者就趁机钻空。曾律师直言,工商局消费维权也有一个职责范围,一般都在经营者所在地,“比如王女士购买商品的网店在济南,最适合的就是找济南工商维权。”
曾律师称,除了通过114等正规渠道查询网店实际情况,保留消费凭证外,对于王女士这种情况,还可选择报警。根据刑法规定,诈骗公私财物在2000元以上属数额较大,将进行立案追究,“对数额较大的处罚,会进行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中国鞋网-最权威最专业的鞋业资讯中心,合作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