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2O能否成为美特斯邦威发展新出路?
国内体量最大的服装企业之一美邦服饰,目前正在全国范围内将旧店升级改造成O2O新体验店。集团董事长周成建称,美邦要做“互联网裁缝”,转型O2O商业模式。
2013年9月20日,在商铺林立的杭州延庆路上,重新亮相的美邦旗舰店吸引了过往行人的注意。当一位老顾客走进这家店时,突然发现,美邦已经不再像美邦。
这个4800平方米的5层店铺,被改造成了全新的“中央车站”风格:火车站候车室常见的长椅被搬入店内,甚至还有真的银杏叶飘落其间;各式各样的扣子被当成手工材料,随意摆放在DIY配饰区;墙上挂着新锐摄影师陈曼的作品;店内还有书吧、咖啡吧以及花园露台。有消费者疑惑:美邦难道改走怀旧风了?
其实,这是美邦自宣布O2O战略以来,第一家完成改造的新体验店。
去年10月28日,周成建带领公司高管为杭州延庆路的这家新店站台,邀请大批投资者到店体验,并首次对外披露了酝酿三年之久的O2O战略。
在这次公开亮相的十天以前,美邦刚刚宣布收回已从上市公司剥离的电子商务平台邦购网。邦购网的回归和新体验店的登场,意味着美邦将全面融合实体店铺及互联网业务运营。
那么,美邦的新O2O体验店到底提供了哪些体验?
据悉,这些体验店将全部实现免费WIFI覆盖,消费者登陆邦购网可查询店铺推荐商品及产品在线上的库存并购买。手机扫描二维码后,可加入美邦生活会员体系,通过手机提前预约时间、衣服颜色和尺码,由店员代为完成衣服,消费者可在预约的时间内到店试衣。如果不想拎着衣服逛街,在实体店挑中衣服后,还可以直接在邦购网下单,选择快递到家的方式。同时,实体店也为线上订单的客户提供了可以去店内提货的服务。
而在收银环节,除了刷卡和现金支付两种常见方式,还支持支付宝的“声波支付”等多种功能。
据悉,美邦目前已经在全国改造完成了6家这样的新体验店。根据公司的规划,今年,美邦将复制100家这样的体验店,其中60%是新开店面,剩余40%的店是在现有的旧店基础上改造装修。未来五年,美邦计划达成“千城千店”的目标。
高调转型O2O的背后,美邦经历了近两年的低迷成长。
2012年,美邦出现上市以来首次业绩下滑。据公司年报,该年美邦实现营业收入约95.1亿元,同比下降4.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5亿元,同比下降29.5%。去年,业绩仍然在持续跌落。公司公布的2013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2013年1-9月,美邦营业收入整体下滑19.9%,净利润降幅达49.12%。
在国内服装业发展的时期,美邦净利润增长一度高达600%。之后,和、等本土品牌一样,美邦也走上了激进的扩张之路。但从2010年起,服装业整体进入寒冬,美邦存货规模从2010年年初的9亿元人民币猛然增长到年底的25.48亿元人民币。与此同时,ZARA、H&M、GAP、UNIQLO等国际快时尚品牌正席卷中国市场。
有数据显示,截至去年上半年,七大国际快时尚在中国门店总数达到768家。以ZARA为例,目前它已成为中国零售业中,门店平均“销售金额/平方米”最高的零售商之一,平均每平方米销售额为4179欧元,是国内服装企业的4倍。
因此,美邦转型已迫在眉睫。
美邦的相关人士在接受《新经济》记者采访时说:“2013年,宏观经济整体下行和消费终端需求低迷等因素使服装行业经历了一场‘寒冬’,我们对企业发展进行了新的思考。自2012年以来,公司启动了转型战略,围绕为消费者提供更佳的购物体验这一理念,开始实施体验店建设、产品创新、精细化管理等转型措施,O2O布局无疑也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互联网潮流不可逆转,其发展让我们看到线上与线下打通后为公司发展带来的巨大想象空间,传统业务与互联网的结合使消费者能够更加便捷地选择和购买美邦的产品,对于公司来讲,互联网背后的大数据也能够使我们更加精准地了解消费者需求、从而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促进公司的良性发展。”
在美邦的O2O模式中,以邦购会员、门店VIP会员,以及来自腾讯微生活平台和支付宝公众账户平台的会员等为基础的美邦会员体系,将成为其O2O的重要基础。
美邦希望以体验店为载体,实现引流和互动。周成建说:“我们并不是把传统店的消费者挪到邦购网上,而是用更多的方式获取消费者精准的需求,并抓住这些数据做产品研究新。”
不过,国内服装行业目前要成功完成O2O转型,仍然存在很多困难。
鞋服行业独立评论人、零售业信息化及电子商务观察者马岗对《新经济》记者表示,美邦在改造体验店的过程中与城市文化结合,赋予这些新店更多层次的内涵,有助于留住更多的线下顾客。但他认为,美邦的会员体系,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看不出成效。
对美邦而言,最大的难题在于如何转变线上的活跃会员,并将其从线上引流到线下。“这几乎不可能完成。”马岗如是评价。(中国鞋网-最权威最专业的鞋业资讯中心。合作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