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季消费 鞋服行业的低迷仍然持续
【中国鞋网-国内动态】面对国际经济持续低迷、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形势,北京的市场结构也在不断调整。根据北京市统计局对今年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统计,北京商报记者从多个维度对此进行解读,以此勾勒出北京市今年一季度的消费动向。
社消额增速下降明显:5.1%
北京市统计局的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北京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以下简称“社消额”)2111.39亿元,同比增长5.1%,为近几年来最低增速。按商品用途分,吃类商品同比增长4.4%,高于去年同期增速;穿类商品出现负增长,用类商品增速腰斩至6.8%。按行业分,批发业增长4.4%至211.1亿元;零售业增长6%至1718.72亿元,住宿业则出现了16.7%的负增长;餐饮业微增0.9%至154.16亿元。按地区分,乡村社消额增长11.7%,明显高于城镇5%增幅,不过前者总量较小,仅有39.02亿元,为总社消额的1.85%。
从各区县数据来看,目前已经公布的2014年1-2月北京市城六区社消额数据显示,朝阳区社消额达到了302.5亿元,居于首位,其次为海淀区,社消额达到261.1亿元。排在末尾的石景山区仅有34.2亿元。不过从增速来看,石景山区以9.6%的增长居首。同时,六城区惟一负增长的是西城区,社消额为165.8亿元,居于第三位。
网上零售成黑马:38%
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体消费品总额下滑的趋势下,首次纳入季度统计范围的网上零售额出现了38%的增长,达到254.88亿元,贡献了社消额的12%。不过,这个数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3月,限额以上单位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51.7%。
在北京电子商务协会副会长林亚看来,一季度,北京和全国网上零售增幅差异较大,一方面是因为北京地区的网上零售额基数大,另外节假日因素也拉低了数据,“一季度中包含了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而这些节假日正是网购的淡季,冲击了网上零售额”。北京商报记者发现,北京市统计局3月数据显示,网上零售额增幅为46.6%,与全国数据相差不大。
北京市商务委主任卢彦表示,电子商务成为拉动北京消费增长的新引擎。基于去年全年电子商务对北京商业的贡献,在2014年,北京电商也将在品牌、消费、物流、配送等方面迎来新趋势。2013年北京市社消额达8375.1亿元,其中实现网上零售额926.8亿元,增长44.3%,占全市社消额的11.1%,对社消额增量的贡献达42.4%,预计在新的一年,力争实现网上零售额1100亿元,占社消额比重达12%左右。
餐饮业跌幅减少:2%
尽管去年餐饮业迎来寒冬,出现十年来的首次负增长,但今年餐饮业跌幅明显减少。北京市统计局数据显示,按消费形态分,餐饮业一季度收入179.12亿元,同比下降2%,跌幅减少一半。去年一季度餐饮收入为196.71亿元,同比下降4.2%。
不过根据近期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的《2013年度中国餐饮百强企业分析报告》以及2014中国餐饮产业发展报告显示,餐饮百强榜单北京无一家企业进入前10。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表示,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密切,目前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费。另外,北京国家机构较多,受政策影响大,政府严控“三公消费”,也在一定程度上对高端消费领域尤其是餐饮、娱乐行业产生不小冲击。
在高档餐饮收入下降的同时,大众餐饮及老字号餐饮企业的崛起,为京城餐饮业带来了动力。根据市商务委在一季度多个节假日期间发布的市场销售情况来看,峨嵋酒家、砂锅居、烤肉季等老字号名店排号等座的顾客最多的一天超过了200号。除了老字号企业外,一些中低档餐饮店、特色风味店及连锁品牌则成为大众消费首选。
住宿业下滑:4.8%
与餐饮靠本地大众化拉动不同,住宿业主要靠外来人口推动。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北京住宿业营业额同比下降了4.8%,实现109.47亿元的收入。直接因素便是入境旅游人数的减少。按照北京市统计局样本分析,入境旅游者人数包括星级饭店、非星级饭店及非住宿设施接待入境者。今年一季度,国内旅游总人数同比下降10.2%,入境旅游总人数同比下降11.6%。港澳台同胞及外国人入境旅游人数全线下降,最高跌幅达到69.5%。这意味着北京的外来消费在逐步减少。
卢彦在2014年全市商务工作会议报告上表示,今年将继续推进五道营、南新仓南延北扩、高碑店国粹艺术商街等特色商业街升级改造,并推动“老字号”的创新发展,发挥特色品牌优势,争取将更多“老字号”商品纳入“北京礼物”销售渠道。
穿用类商品萎靡:1.3%
与消费者日常生活最密切的吃穿住用类商品,也是构成社消额的主要部分,在今年一季度呈现出萎靡态势。穿用类商品社消额占据总社消额的72.5%以上,其中,穿类商品社消额同比下降1.3%至192.7亿元,而去年一季度穿类商品的增幅为4.4%。用类商品贡献了最多的社消额,达到1338.2亿元,增幅为6.8%,但低于去年同期15.3%的增幅。
同时,售卖穿用类商品的百货商场也受到连累。东城区统计局称,今年1-2月,以百货商场为代表的综合零售类企业实现零售额13.4亿元,同比下降13.9%。同时还受电子商务销售崛起的外部因素及装修改造的内部因素影响,综合零售类销售呈现低迷态势,导致全区零售额下降了1.6个百分点。
作为产业链条的末端,消费者消费信心减弱必然影响到产业上游的销售及制造。最明显的便是产品积压,产生库存。从去年开始,鞋服行业的库存危机不断曝出,各品牌也不得不将产品低价折扣处理,甚至大量关店。2013年,国内六大运动品牌李宁、安踏、匹克、361°、中国动向和特步的存货分别为9.42亿元、6.89亿元、3.66亿元、4.09亿元、1.83亿元和5.37亿元。而今年一季度,鞋服行业的低迷仍然持续,从源头上看,消费信心指数显示,今年一季度,该指数为102.6,比上季度减少了2.0,这表明消费者的信心在逐渐减弱。(中国鞋网-最权威最专业的鞋业资讯中心。合作媒体: )
- 哈贝多你有一份新年礼物待签收
- 戈美其心动只是瞬间,浪漫就在脚下!
- 戈美其让女王来定义美,让我们赋予美!
- 百亿新起点,安踏儿童开启足弓成长新时代
- 哈贝多集合!哈粉们的新年PLOG
- 戈美其英伦风小皮鞋,展现摩登风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