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对皮革产业进行整治 淘汰八成制革企业
【中国鞋网-国内动态】一直以来,皮革行业的水污染都是社会争议的热点。今年3月1日起,环保部颁布实施了《制革及毛皮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制革及毛皮加工企业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监测和监控,以及重点区域的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制作了规定。
作为“皮衣之都”,皮革制造产业一直都是海宁的支柱产业。近年来,海宁对皮革产业进行了整治,当地38家皮革企业目前只剩8家,而这8家企业也在工艺装备上做了提升,最大限度减少废料进入废水。
5月23日,浙江省环保厅的“五水共治”新闻采风第三站,就来到了海宁。
从源头减少污染的产生
5月23日下午,记者来到海宁蒙努皮革制品有限公司,该企业主要从事牛皮加工生产。
与印象中制革厂又脏又臭、污水横流的情况不同,该厂的加工车间用大型机器代替了人工,没有污水,气味也并不明显。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肖治煜告诉记者,他们工厂的牛皮来自巴西,“制革过程中,污染最严重的就是初加工中从皮到革的加工过程,因为这一过程会产生大量废水。我们现在的做法是,在巴西完成这一步初加工后,再运回国,从源头减少了污染的产生。”目前,该公司一天的废水排放量为800吨,而如果增加初加工,废水量将为现在的两倍。
据了解,在治污水方面,该公司还进行了“三水分离”(即含铬废水、染色废水、综合废水)改造,减少了重金属对水质的污染;对污水站进行了整体改造,稳定了氨氮的排放指标,目前氨氮量基本稳定在10mg/L。同时,改进生产工艺,节约用水20%左右。“我们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一些国家的制革厂废水经过处理后可以直接养鱼,我们也计划上马一个制革废水综合利用项目,进一步减少污染。”肖治煜说。
对5家企业进行设备改造
海宁环保局的陈局长告诉记者,在皮革产业整治过程中,他们对规模小、污染重、整治困难的企业进行了淘汰,并对有一定规模、布局较合理的企业进行整治。通过这一系列工作,海宁的制革企业从原有的38家减少为目前的8家。另外,海宁环保局还对其中5家企业进行了设备改造,现在这5家企业的化料投加、用水都使用了自动化设备,从而最大限度利用原料,并减少原料进入废水的量。
“通过整治,我们现在已经实现了废水、废气、固废等污染物的达标排放,制革企业也实现了规模效益。”陈局长说。(中国鞋网-最权威最专业的鞋业资讯中心。合作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