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打响"红六月"促销战 频繁造节或致消费疲劳
【中国鞋网-电商频道】一年一度的电商年中促销大战硝烟再起。刚刚上市的京东,祭出了前所未有的优惠力度,豪掷10亿元人民币的“京东红包”吸引消费者参加京东的店庆Party;而即将上市的阿里,也火力全开。其旗下的天猫获得众多品牌商的支持,就连一向孤傲的苹果,也投向天猫阵营,首次参与中国电商大战……
回顾以往的电商价格战,“电商促销”给人的印象不过是吸引眼球的噱头,其表面慷慨,内里却小气,消费“陷阱”无处不在。殊不知,这伤害的是消费者对整个行业的信任。因此,在新一轮的“节日”大战中,电商企业唯有从消费者角度出发,落实优惠实权,才能真正实现价格战的价值。
电商“618”大战一触即发
六月,对电商来说,又是一个热血沸腾的时刻,电商领域掀起“多国杀”。以去年为例,京东商城唱主角,大搞“618”店庆活动。而主要电商竞争对手天猫4000万元“刷红包”、苏宁易购“e18全网底价日三折抢三天”、当当“年中庆”,国美库巴更是直言不讳以“狙击618”为口号,宣布万款商品全场1折起。众电商巨头“围剿”京东,硬生生地将京东店庆办成了全网购物节!
去年6月的电商大战已是如此火爆,而今年的火热程度更是有增无减。其中,风头最劲的无疑是刚刚上市的京东商城,此番京东推出以“618 Party”为主题的促销活动,并在微信、手机QQ、京东手机客户端向用户派发总价值为10亿元人民币的“京东红包”。用户可以将红包作为现金在微信、手机QQ、京东手机客户端上购买京东商品。单个红包价值最高达618元。
而当当网更是放言“踢爆618”,火药味十足。据了解,当当网以图书5折率先开打价格战,并在手机端推出“首单送10元现金”的活动争抢移动用户。紧接着,“新品闪购”上线,以及618的当当尾品汇大促也闪亮登场。
在这场硝烟弥漫的电商年中促销活动中,天猫主打3C数码、手机等产品,着手对京东的店庆进行狙杀。天猫一向具有号召力,振臂一呼就有品牌商的大力支持。除了“中华酷联”,苹果、小米、三星、飞利浦等众多国内外知名品牌商已经开设天猫官方旗舰店外,苹果公司更是入驻了天猫。艾媒咨询CEO张毅认为,这些公司已经在天猫开设旗舰店,部分公司甚至参战过往年的双十一,此次年中促势必将会有大动作。
此外,还有亚马逊、苏宁易购、国美在线等电商参与鏖战。6月份,京东刚刚上市,阿里上市在即,其他电商不甘沦为配角,火力全开,到底是谁更省,还要消费者擦亮眼睛见证电商的实际行动。
促销战不能仅仅是噱头
电商大佬的价格战如火如荼,而对消费者而言,从表面上看,这是一场低价盛宴。但真的是这样吗?细数往届电商大战,存在不少问题。业内人士分析,近年来个别电商购物节中打折商品长期缺货、先抬价再打折、虚标商品原价等虚假促销行为,已经给消费者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因此,电商促销是否真降价成了消费者最关心的要点。
优惠力度存疑。今年京东豪掷10亿元的红包,宣称可直接用于京东微信商城和手机QQ商城购买实物商品,单个红包价值最高618元,但红包的使用规则不免令人失望。比如,在京东消费每一单只能使用一个红包,京东红包不能用于手机充值和购买虚拟产品,一个红包不可拆分多次使用,红包不能提现等等。有网友抱怨,京东搞的是“618”大促销,按理说6月18日购买商品应该折扣更大,但是红包只允许在发放之日起至16日期间使用,逾期作废。
值得一提的是,每次电商促销大战之后,都会暴露出诸多质量问题,不少用户发出不满的声音与投诉。据《2013年度中国电子商务用户体验与投诉监测报告》显示,电子商务投诉与维权公共服务平台监测,2013年通过在线递交、电话、邮件、即时通讯等多种形式,共接到全国各地用户的电子商务投诉近97350起,同比增长4.0%。某些电商平台号称产品是“正品行货”,但却不能享受全国联保;号称“内部渠道”进货,但却不能拿出厂家授权的资质证明……种种质量状况,让消费者颇为心凉。
此外,电商大搞促销期间,“快递”变“慢递”,也让消费者颇有怨言。网络促销活动不仅是对商家的考验,更是对整个物流体系的考验。如果频频出现爆仓情况,肯定会使用户体验大打折扣。电商频繁“造节”,大张旗鼓地搞营销战,争夺市场,但促销战不能仅仅是噱头,电商若是“只想赚一把”,恐将在一轮又一轮的“节日”大战中,遭到市场洗牌,逐渐被边缘化。
热战之后还剩什么?
经过多年的电商价格大战,电商行业已经形成一年两次大促的惯例,“618”大促就是其中一大活动。随着“618”的到来,京东店庆促销进入最高潮。去年“618”,京东全天订单数突破300万单,网页浏览量高达3.5亿元。其中,京东家电品类销售额改写历史,单日实现7.5亿元,创造了一个销售神话。而今年的京东大战宣传攻势更猛,力度更大,更发出“英雄帖”,广邀电商行业积极参与进来,可以预见,这个亿万消费者的全民网购狂欢节,电商之间的战争将来得更加凶猛。
电商在热战的同时,勿忘了对消费者的关爱。而这个关爱不止表现在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还表现在优惠的落实上。频繁的“造节”,各种名目的促销活动或让消费者深感疲惫。电商只有给消费者得到实打实的优惠,才能提升买家的黏度,为缔造自己的电商帝国铺路。
进一步说,目前的价格战或许可以帮助消费者买到更加便宜的商品,但是从长期来看,只有各家电商全面完善自己的市场机制,让消费者不仅可以买到称心的商品,还能买个踏实。电商平台要秉承“消费者为先”的原则,致力为消费者提供品种丰富、品质优良的产品、便捷的服务和实惠的价格,打造受广大用户信赖、喜欢的优质网购入口。如果消费者还陷入往年的“消费”麻木当中,噱头一堆,那么这样的节日不办也罢。(中国鞋网-最权威最专业的鞋业资讯中心。合作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