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雷军&董明珠 10亿赌约 谁主沉浮
【中国鞋网-要闻分析】年初,“2013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上,雷军在大家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向董明珠发起赌约,“小米如果五年内营业额无法击败格力,自己输给董明珠一块钱。”董明珠直接反驳雷军:一块钱不要再提,要赌就赌10个亿。
雷军欣然应约,同时要求马云为此次“对赌”提供支付宝担保。马云可不会去趟这浑水,毕竟属小米和格力间的口水战,舆论的哗然只是将双方的产品找到了条另类的宣传渠道罢了。
雷军:推崇互联网为王
近日,雷军叫板完苹果后,又信心满满对媒体称99.99%的可能性赢得年初与董明珠的10亿赌局,再次让这个话题发酵。雷军表示“格力是工业时代的骄傲,小米是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代表的形态是极具竞争力的。我们是从传统的软件企业一步一步转型。在这一点上,我觉得互联网企业的转型是历史的必然。”
雷军认为小米手机在研发设计、宣传、市场销售等各个环节采取的互联网模式,因此小米作为科技+互联网的代表,本质上代表着互联网。
董明珠:无需神话互联网
雷军的言论再次遭到董明珠的反驳,董明珠不认为格力是传统产业,同样,小米作为一家做手机的公司也无法代表互联网本身。传统行业面临的只是制造业利润低的局面,并非面临危机;而互联网是为传统行业提供了在营销和技术方面产生变革的全新渠道,从而带来了强劲的经济增长,从本质上讲,两者是一样的,区别不大。
董明认为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的确让加速了时代的变革,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但是互联网毕竟是为实体经济服务,无需神话互联网的作用;作为制造业一定要静得下来,格力十年磨一剑,十年做一件事。格力未来依旧会借助互联网进行销售和服务,但依旧坚持线上线下发展。
孰是孰非 谁主沉浮
中申网认为,小米的确是站在了互联网的风口,这从其三年内估值迅速达到100亿美元可以看出。小米通过互联网,省下了不少线下渠道开拓的费用;而小米经常出现的“质量门”问题也从侧面反映了小米手机本身的制造成本并不高。低成本加上高额的销量自然会给小米带来惊人的利润。小米经常运用的互联网思维,大多为饥饿营销以及和手机厂商间的“口水仗”。与其说小米是一家互联网企业,不如说小米是一家利用互联网成功上位的手机制造商。
中申网还注意到,相对于年初,董明珠在言论上有了细微的变化。董明珠承认了营销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这说明其认识上有了很大的改观。格力虽然也借助互联网销售产品,但相对于手机,格力触网在物流和售后上的困难要比小米多得多。比如,家电较手机大件,配送上存在一定难度;要专人安装;要提供售后维修网络等。
总之,从两人争锋相对来看,小米做的是用户,格力做的是产品。(中国鞋网-最权威最专业的鞋业资讯中心。合作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