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美优品股价震荡 陈欧“清嗓”救场
【中国鞋网-电商频道】据新金融观察报报道,成也“代言”,败也“代言”。上市后,面对一连串的事件,聚美优品CEO陈欧选择了沉默。近日,聚美优品在美国遭到多家律所“围剿”。形势紧急,“陈欧体”重出江湖,并让股价来了个意外反弹。但今后,“挥刀自宫”斩断大部分第三方业务的聚美优品,想要挽回颓势,恐怕还有漫漫长路要走。
诉讼“围殴”
这些天,陈欧的微博,比往常更新的频率更高。
这其中,有表示些许愤怒和无奈的,比如12月16日中午12点,陈欧在微博上发布了午饭照片——一盒西红柿炒蛋和一盒筷子插得如烧香般的米饭,并表示“这两天很多人关心聚美律所事件。稍安勿躁,等吃完午饭我有话要说。开动前,先给这些贪婪的律所上炷香吧 ”。
有表示似乎要说点什么的,比如在午饭后表示“你只看到我们的抹黑新闻,却没看到我们的心路历程。一篇长微博,让你知道我们这半年经历了什么 ”,并附上一篇文章——《你永远不知道,陈欧这半年在做什么》。
也有走出“阴霾”的,比如12月18日晚上22点多,陈欧附上一张在飞机上的照片,并表示“最近团队的拼搏精神都回来了。大家都像回到了企业初创期,目标清晰,责任明确,执行到位,士气如虹。不过现在身体也真比不上几年前了,几天睡眠不足,现在开始头痛欲裂了”。
从近日的多条微博中看得出,陈欧的心情比较起伏。
陈欧的心情不能不起伏,因为,自本月9日首个美国律师事务所宣布调查聚美优品潜在违规行为之后,就不断有律师事务所“刷存在感”。截至目前,“参团”诉讼聚美优品的律所已经增至8家。
此外,还有一家向投资者提供咨询和集体诉讼等服务的机构宣布调查聚美优品。
国外市场,从来都是伤痛与光鲜并行的。
美国律师事务所Rosen表示,聚美优品今年第三季度GMV(商户毛交易额)增幅遭遇了历史新低,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聚美优品营收模式正从电商平台转向商品销售,而聚美优品没有及时披露或者提前告知投资者这一转变,给投资人带来了损失。
另一家美国律师事务所MilbergLLP也宣布,该事务所正在对聚美优品展开调查,并已代表2014年5月16日到11月19日之间购买了聚美优品股票的投资者,向纽约东区的美国地区法庭发起集体诉讼,指控聚美优品及其特定高管违反了美国联邦证券法,向投资者发布了虚假的、误导性的声明。
简单说来,这些律师事务所的观点不外乎三个方面:聚美优品改变其营收模式,即从市场服务转型为商品销售;这一转型对聚美优品此前的成功财务业绩构成巨大风险;聚美优品并未像其承诺的那样扩大市场服务。
“参团”起诉聚美优品的8家律师事务所中,有一家是国内公司郝俊波事务所参与的。
郝俊波曾对其他媒体表示,现在起诉的理由还太笼统,律师获得的信息并不比投资者多。
目前,多家律师事务所的攻势仅仅停留在怀疑阶段。
根据聚美优品最近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其总净营收为1.57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233亿美元增长28.0%。业绩比预期太差,这引起了多家律师事务所的怀疑。
不过,这似乎并不能强有力地说明什么。
根据美国的法律,即便是没有充分的证据,只要是有合理怀疑,法院都可以立案。
跟国内受原告之托再起诉的流程不同,目前,美国的这些律师事务所还处在寻找原告阶段,他们需要那个“对的人”出现,看到预期的报酬后,接下来才会去搜集证据。
陈欧“救赎”
“又是一家美国律所,有完没完……”这是《你永远不知道,陈欧这半年在做什么》的开篇。
陈欧是这样解释聚美优品为何遭到律所围剿的:在负面冲击和砍掉奢侈品第三方业务的双重影响下,聚美优品最近增速放缓,股价跌了。一堆华尔街的律所,跳出来起诉聚美,说我们上市前没有告诉他们会砍掉第三方业务线,有误导投资者的嫌疑。起诉的目标,自然是公司进行赔偿,这样律所就会赚钱。
这次围剿般的诉讼,已经不是聚美优品今年第一次遇到麻烦了。
今年7月底,第三方手表商户“祥鹏恒业”让一众电商企业,沾上了一身尘埃。
早前,祥鹏恒业以原单或代购名义,通过多家电商网站来销售奢侈品假货。媒体曝光与祥鹏恒业有业务关联的电商网站“黑名单”有亚马逊、京东商城、1号店、走秀网、拉手网和美团,聚美优品也包括在内。
随后,聚美优品发布了承认售假的声明,并关闭了祥鹏恒业的店铺。
事情本该就此结束。
可是,谁都没有想到,而后的聚美优品“挥刀自宫”,砍掉了第三方平台奢侈品业务线。
对此,陈欧本人也用“陈欧体”再次揭开了伤疤:这个选择很多人都反对,因为这刀下去,业绩必然受损,对于一个每个季度都要交成绩单的上市公司,这个选择无比沉重。我的出发点很简单也很自私,因为我无法容忍我的名字和假货挂钩,我也没法容忍让信任我的人失望。我也希望砍掉边缘业务不要影响消费者对聚美的化妆品的信任。
在大篇幅的“陈欧体”中,陈欧承认管理出现了漏洞。“或许是too young too simple,我们一直觉得这块那些大型平台会比我们审核得更好,毕竟第三方业务比我们早好多年。出事儿后,我们才发现这个审核逻辑完全是儿戏,光靠一张授权书的纸和大平台的销售记录,完全不可能对商品质量进行管控,而且,大平台的管理,也远远没有我们严格。”
砍掉第三方平台,着实让聚美优品痛了一把。
最直接的表现是在营收业绩上,由于将第三方平台的化妆品销售业务全部转为自营,聚美优品业绩近期出现了增速放缓。
紧接着,是股价的连续下跌。自5月份上市以来,聚美优品股价在8月18日触及39.45美元的高点后,最近四个月则一路下滑,12月15日更是跌至迄今最低点12.6美元,公司市值缩水近6成。
“这一年来,为了摆脱假货质疑,我到处奔波,像孙子一样求人,无数次把自己喝得不省人事,就是希望品牌能够在产品上贴上防伪码。”陈欧如此解释自己的这段时间去哪儿了,言语依然很是煽情。
聚美优品相关负责人对新金融记者表示:“陈总最近一直在忙这件事。”同时,该负责人表示,近期包括安娜苏、雪肌精和资生堂在内的众多大牌化妆品会加入防伪码体系。
或许是“陈欧体”起了作用,陈欧长篇博文发布还不到3天,聚美优品开始不断反弹,大涨11.50%。
事实上,除了聚美优品本身的平台和商品外,上市之初,陈欧本人也被扒了个底掉。
今年夏天,不断有关于陈欧创业史造假的文章在朋友圈中疯传。不过,对此他本人并没有予以解释。
早前,一位聚美优品前员工曾对新金融记者表示:“陈欧最不愿意听别人说聚美卖假货,他的风格另类,可能很多人对他有误解。我在聚美工作期间,不论男女员工,节日公司都会发化妆品作为福利。别的不清楚,至少发给我们的是真的。”
转型之路
聚美优品的业务构成,分为自营和第三方两大部分。早前,自营商品和第三方平台的销售额比例旗鼓相当,基本各占一半。
今年7月的那次风波之后,为了力证化妆品业务的清白,聚美优品开始将化妆品业务从第三方平台转向自营,并以此作为把控供应链质量管理的解决办法。
聚美优品相关负责人对新金融记者表示,今年年底化妆品业务将转移完毕。之前,聚美优品第三方化妆品的比例为30%。 依傍第三方平台让销售数字漂亮,这不是个别现象。
目前,几乎所有电商平台的业务通通都是这个加法:自营+第三方平台。
第三方平台的运营,几乎不会给自身带来成本压力,而且能弥补自身难以供应的SKU。在这个电商纷纷晒销售额的时代,引入第三方平台,曾被业界视为聪明之举。
这种称赞,直到假货开始不断从第三方平台涌现。
依附在电商平台的第三方商家,产品是存放在自己的库里的。从进货到送入消费者手中,自始至终,电商都无法对其进行强有力的监管。这也导致假货、水货和售后问题不断,而电商能做的,通常仅仅是在出了问题后,关闭第三方商家。
第三方平台,早已成为电商行业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可是,拿掉这支宝剑,电商自己的力量会弱化。化妆品一直是聚美优品的支柱业务,其供应链布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陈欧在微博中表示,品牌合作、专柜采买,以及跨境电商,是补充原先第三方提供的SKU的办法。
根据聚美优品第三季度财报披露的信息显示,这些计划已于今年9月份施行。
值得注意的是陈欧提到的跨境电商,今年9月份,一大批电商企业纷纷扑向了这片海洋。今后,这片海洋的弄潮儿间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当时,聚美优品海外购上线时,以日韩化妆品为主,欧美为辅。
具体的操作方法是,通过行邮保税模式,聚美将在国外采购的货品备至郑州保税区,然后再进行质检和销售。化妆品类的行邮税相对较高,这部分成本主要由聚美承担,所以最终的商品价格,与之前相比并没有升高。
目前,郑州保税区作为聚美全球采购和销售商品的重要物流枢纽,是聚美保税区物流链上总动员的起点站。聚美优品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还将与广州、深圳、上海、天津等地的保税区合作,形成对外输出的桥梁和纽带,打造中国最快的海淘物流速度。 ”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化妆品业务全部转为自营,但聚美优品的第三方平台仍然对服饰和配饰业务开放。
与化妆品业务相比,服饰复购率高,客单价也高,因此销售额比化妆品的增速更高。
但是,存在第三方品台,就存在出现不能把控的可能。但愿聚美优品第三方平台下的服装和配饰业务,不再重蹈化妆品的覆辙。(中国鞋网-最权威最专业的鞋业资讯中心。合作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