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消费“金矿”迎爆棚式增长 正待开掘
【中国鞋网-行业政策法规】东莞户外最成熟的虎英黄旗路线,每每有徒步活动,都会迎来比预定人数多出一倍的人群。不仅是徒步,最近两年,越来越多的商业公司涉足体育活动组织和体育赛事策划,不管是篮球、足球、羽毛球等历来受重视的常规体育运动,还是徒步、马拉松、自行车、登山、攀岩等户外体育运动都迎来一个爆棚式增长。
近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首次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把体育产业作为绿色产业、朝阳产业进行扶持,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审批。
热衷从事体育活动和体育赛事的商业公司大受鼓舞。在东莞从事体育产业的人士认为,东莞素来有体育城市的称号,篮球自不必说,举重、斯诺克、蹼泳等运动的发源地也都在东莞,水濂山附近建起了李永波羽毛球学校,东莞森林公园的建设规模和水准在全国其他城市都少见,绿道网布局一直在推进,很多著名国内外体育品牌在东莞都能找到生产基地,东莞发展体育产业可谓得天独厚,大有可为。
业内人士表示,作为体育城市和制造业名城,东莞可将体育产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注重培养社会体育指导人才以及户外运动安全公益教育等软实力的提升,用体育消费刺激制造业形态创新和转型,开掘体育产业“金矿”。
体育消费发力 人群聚集产业升温
天气阴冷,没有阻挡体育爱好者运动的热情。在东莞一家事业单位供职的徐小东每隔两天都要去一次羽毛球馆打球,打球已成为一种习惯,几天不打就觉得浑身不舒服。他说,天气虽然冷,但是来打球的人数和夏天差不多。同样在朋友圈,很多人都在分享着每天跑步或每周徒步的点滴。
“以前一家人都把看电视作为消遣,但现在,整个家庭成员对体育运动都非常有热情。”东莞登山户外运动协会秘书长何勇说,全民健身运动的兴起,为体育产业发展注入了活力,东莞体育运动门类齐全,非常热闹。
12月初,东莞一场大规模徒步活动再跨虎英黄旗,3700多名市民浩浩荡荡参与到其中。据活动策划人介绍,原先只有1000多人报名,结果活动当天,竟然有2000多名市民自发结伴而来,可见人们对徒步运动的热情有多高。
除了徒步,自行车赛可以说是更加盛行,何勇说,公路自行车赛早在三四年前就刮到了东莞,很多在东莞从事自行车生意的人都掘到了体育产业的第一桶金。现如今,东莞的自行车赛事也层出不穷,12月初,沙田虎门港就举行了自行车公开赛,吸引了来自国内外300多位自行车运动爱好者。差不多同时,在同沙生态公园环湖景观路13.5公里的赛道上,也曾举办了“2014中国·东莞首届自行车公开赛”,近千名来自东莞各区、镇的自行车爱好者参与其中。
登山和攀岩运动也有大批粉丝,目前,在商业公司和东莞登山户外运动协会的组织下,几乎每周都会有登山爱好者前往深圳、惠州、韶关等进行活动。
而被视为比自行车赛更好玩的“户外运动赛”也在成长,这种赛事囊括长跑、游泳、登山等多项赛事,类似“铁人三项”运动的综合竞技。同时,东莞很多传统企业老板也在涉猎体育产业,一位体育从业人士透露,已有一企业在东莞水乡拿地,欲将农地改造为户外营地,让体育运动粉丝不仅能享受农业旅游,也可体验睡在帐篷里数星星的乐趣。
“东莞常规体育运动像篮球、羽毛球等自不必多说,户外运动形式也多种多样,体育产业发展已具备比较优势和一定的规模。”何勇说。
体育产业如“金矿”等待开掘
运动的魅力在于获得满足感,克服心理恐惧,又可欣赏人文风光,享受团队协作乐趣。一位体育人士说,目前,在东莞的一些大型企事业单位,相关单位领导已要求从整个系统入手,在东莞所有镇街的分部进行运动安全知识讲座和培训,尤其是羽毛球、户外徒步及马拉松运动。
东莞户外运动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前瞻性,尤以森林公园建设为代表在全国出类拔萃。十大免费森林公园景观小品步道一应俱全,自然风光因地制宜,不仅吸引了东莞市民,连深圳和广州的市民都在周末时,蜂拥来东莞观赏游玩。此外,可供骑行和徒步的绿道网也已建成近1000公里,路上驿站和串联的景点为人称道。
众所周知,国内外很多知名运动品牌都是在东莞生产。如耐克、阿迪达斯,以及有自主品牌的冲锋衣品牌卡尔沃,可以说围绕体育运动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生态链。目前,很多东莞本地举行的赛事和活动都可在东莞找到相应的装备供应商,以装备消费为代表的体育消费对东莞制造业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在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体育产业是作为经济发展的四大产业之一而存在,且已经走在了汽车和化工产业的前面,可见其潜力之大。将来,如果每个人都拿出收入的一部分用在运动健康消费上,或像美国人一样拿出近三分之一的收入,那么,体育产业将如一座“金矿”等待开掘。
根据国务院《意见》规划的目标,到2025年,我国基本建立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门类齐全的体育产业体系,体育产品和服务更加丰富,市场机制不断完善,消费需求愈加旺盛,对其他产业带动作用明显提升,体育产业总规模将超过5万亿元,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部分。
现在,东莞的户外运动还是以行业协会来引领居多,目前存有很多不足,虽有森林公园的珠玉在前,但总体来说,体育基础设施还相对薄弱,社会体育指导服务机构缺位,开发的体育服务产品还相对单一,缺乏创新,难以满足大众体育消费者日渐增大的需求。
“基础设施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软技能缺失是最大的短板。”何勇以最近的一次全民徒步为例,很多市民在徒步虎英黄旗期间遇到崴脚、低血糖、甚至晕倒等突发状况。又如登山,行业内流传着一句话“登山必有牺牲者”。
“其实只要了解户外运动的知识,户外运动还是很安全的。”何勇说,若这样的误解一直都在,群众在运动中因无知而遭遇损伤,人们参与全民运动的热情也将受到阻碍。因此,随着从事体育锻炼人群的壮大,东莞很需要社会体育指导人才。
商业模式可向先进城市学习
“体育运动的教练和领队是一项很苦逼的差事。”东莞知能生存体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麦锐南说,在东莞,从事体育的商业公司在这两年逐渐增长,并在竞争中逐渐规范。目前的这些教练和领队全靠当初一批真正热爱体育的人士带动起来,但是面对目前全民体育的爆棚式增长需求,显然远远不够。
业内人士认为,人们越来越把体育作为一项时尚,但政府的引导多是在常规运动上,政府不需要像扶持LED、光伏产业那样给各个公司补贴。而是从技术层面,投入资源培养社会体育指导人才,在大学开设户外运动专业。这些人才培养好,一方面从科学的角度教授人们如何进行体育运动,如走水泥路或山路的区别,走多少公里都需要合理的意见;另一方面也需要通过公开课和公益讲座,推广全民安全课程,去引导人们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
业内人士表示,不管是常规体育运动还是户外体育运动,要想把体育产业做大,政府应从顶层设计研究体育运动的发展方向,放宽条件,盘活闲置资源,更多服务于大众的事情。《意见》中也指出要“积极推动各级各类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加快推进企事业单位等体育设施、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
此外,商业模式和观念上也需大胆尝试,东莞以及国内很多城市一样,担心户外运动的治安问题,晚上公园管理处都需清场。“这是文化差异,或者东莞也可参考香港和台湾,鼓励营地发展,引入商业公司运作露营基地或登山步道。”香港的小学生在训练营,并不只是去户外睡一晚上,而是置身野外学习急救常识,这些很需要商业公司介入进来。
“作为可供挖掘的‘金矿’,体育消费最需要市场化运作。这是体育产业中重要的一环,否则也很难运营下去。”一位业内人士说。(中国鞋网-最权威最专业的鞋业资讯中心。合作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