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互联网+”给鞋企带来质的飞跃
【中国鞋网-要闻分析】如果说,五年前互联网还只是“跑龙套”,那么现在已经成为不折不扣的“主角”。与此相随的是,传统企业的商业模式已走到转型升级的岔路口。日前,记者从业界获悉,洛江区罗溪镇一家传统制业通过全面“触网”,短短几年内,迅速扩张规模,仅去年即收获了销售量达110万双鞋的斐然业绩。业内人士透露,目前,一些传统企业已开始运用“互联网+”的思维模式,从纯粹的产品生产商向产品供应商的角色转变。
去年销量达110万双鞋
在洛江区罗溪镇好利来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五条生产流水线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这是一家传统的制鞋企业,从成立至今已近20年。
“我们主要从事运动鞋、运动休闲鞋等鞋类生产。”该公司总经理黄宗发介绍,企业以做外贸订单起家,主要出口欧洲与俄罗斯。
据了解,近年来在接连遭遇欧元、卢布贬值后,公司盈利空间不断缩水。黄宗发告诉记者,以出口俄罗斯为例,原先每双鞋定价400卢布,但是卢布贬值之后,400卢布居然也卖不动了,只能将价格调整为300卢布,加上卢布贬值达50%甚至70%,最后销售额抵不上生产成本,经营出现亏损。
2012年,一位线上分销商找到黄宗发,希望与他展开线上合作。“起初只是纯粹尝试,并没把电商当回事。”该公司电商部经理张荣波坦言,然而在线上试销之后,发现业绩节节攀升,公司最终转战电商。在销路上收缩出口量,通过全电商运营模式转向内销。“去年‘双十一’当天销量8万多双,‘双十二’当天销量5万多双,去年全年销量则取得了110万双的销售业绩。”
事实上,传统企业大举进军电商已经成为新常态。北京盛景网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咨询合伙人朱亮认为,如今,标准化有形产品的门店将被互联网彻底冲击,线上线下同价,门店销售的战略性意义全面下降;地段意义下降,甚至商业地产价格会受到抑制。
员工参与分红留住人才
“我们是从找线上分销商起步的。”张荣波透露,用了两年多时间,公司陆续在天猫、京东等平台建立了20多家直营店;在淘宝网等平台上,出现公司品牌属性的分销商则达1000家以上。“目前线上销售模式可分为三种,分销、直营、直营与分销相结合。”
如此布局,业内人士认为,发展分销商可以推动产品线上全渠道开花;直营实现渠道扁平化,直面消费者,及时掌握产品销售动向;而两者的综合却是留住电商人才的良好路径。
据了解,近年来电商扩容的速度非常快,这造成了人才缺口不断拉大。“例如,一家企业培养了一个运营团队,不久之后,运营团队却自立门户,企业只能想方设法再搜罗人才。”
张荣波坦言,招聘人才时发现,一些应聘者对薪资待遇有更高的要求,但对于企业来说,无法确定应聘人员所提出的薪资与能力的匹配度,“面对这一情况,我们推出了直营与分销相结合的运营模式,网店的所有权属于公司,但是使用权给个人,公司获取产品进货价,网上销售差价则归个人,是一种完全靠业绩说话的模式。”
此外,自去年底开始,直营店开始推行员工参与分红模式。“按照双方约定,达到一定销售业绩的员工可以参与企业分红。”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市已经有一些企业逐渐尝试员工参与公司分红的模式,“一方面稳定人才,另一方面也可增加员工归属感。”业内人士分析。
运用大数据读懂买家心
“网上店家太多,如何脱颖而出,对各种销售数据实时分析,再根据数据走向安排企业生产,或许是一条路径。”业内人士认为,这要求传统企业从纯粹的产品生产商向产品供应商转变。
黄宗发相当认可这一说法,“过去我们只关注产品生产,我们生产什么,经销商就销售什么,在产品竞争白热化的当下,这种思维方式要转变。”他告诉记者,现在公司设立专门的数据分析小组,每一天从直营店、分销商收集数据信息,对各种款式、码段、颜色等销量以及消费者价位的接受度等进行数据分析,然后确定产品生产的数量、研发方向以及产品价格。
“泉州拥有众多的传统企业,且多是以生产者的身份出现。”朱亮分析,如何在互联网背景下顺势而为?答案是让互联网从工具变成企业经营的思维方式,运用大数据透视消费者是其中的一种表现。(中国鞋网-最权威最专业的鞋业资讯中心。合作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