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行业各大品牌"跌跌不休"(图)
【中国鞋网-行业新闻】无论是“光棍节”还是“双十一”,电商在这个寒冷的冬天迎来了一年一度最热火朝天的时候,而对于中国内地的奢侈品牌来说,销售业绩的“冰霜”让这个冬天寒意十足。
从近期多家奢侈品公司公布的三季度财报来看,业绩下滑已成为行业主流,而各家都不约而同地把“跌跌不休”的矛头指向严重下滑的中国市场。
Burberry亚太经营不佳市值蒸发7亿英镑
英国奢侈品牌Burberry近日公布,受中国大陆和香港销售环境不景气影响,其截止到9月30日的上半财年销售额增长1%,消息发布后,Burberry股票价格下降12.5%,市值蒸发了7亿英镑。
Burberry亚太地区经营状况不佳,中国大陆和香港的销售额分别下降了大约20%和5%。Burberry表示,品牌目前已经“迅速采取措施”减少支出,最小化奢侈品消费市场低迷的不利影响,并做出了详细规划,将利用下半年的节日提升销售情况。
Escada处境艰难在中国业绩大幅下滑
在全盛时期,Escada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高档女装品牌之一,不过公司渐渐衰落,并在 2009 年申请破产保护,之后印度钢铁巨头米塔尔(Mittal)创始人的女儿–Megha Mittal收购了这家饱受困扰的公司,Megha Mittal目前担任董事长和总裁职务。Escada已经有数年没有公布详细的财务数据。
Escada最近问题缠身,计划通过裁员200人来保证公司在奢侈品行业的竞争力。目前这家女装品牌在全球共有近2000名员工,其中大部分都供职于 Escada 位于阿施海姆(近慕尼黑)的总部。根据德国报纸Die Welt的数据,过去几个月,Escada在俄罗斯和中国地区的业绩出现了大幅度下滑。
路易威登亚太区表现恶化第三季度营业额下滑明显
路易威登本是最受中国消费者喜爱的奢侈品,也是进入中国二线城市最早的奢侈品牌之一。然而今年三季度,路易威登时装和皮具业务的销售额仅仅勉强与前值持平。
路易威登所属的LVMH集团首席财务官Jean-Jacques Guiony针对中国市场表示:“如果中国个别二线城市有两家店铺以上,我们或许会关闭其中一间。”
Gucci亏损依旧亚太地区营收跌幅达到17%
近日,Gucci母公司Kering公布第三季度财报,在截止于9月30日的3个月内,集团营收28.95亿欧元(约205.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
其中,Gucci、Balenciaga、YvesSaint Laurent等奢侈品牌销售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可比增幅达到3.1%,其中直营店铺贡献的营收动力功不可没。而以Puma为首的运动及生活方式类销售额同比可比涨幅为3.4%。
然而,Gucci 还在亏损。Gucci在第三季度创造的营收为9.24亿欧元(约65.3亿元人民币),占集团总收入的31.9%,同比增长8.6%。然而,排除货币利率等因素,Gucci可比涨幅为-0.4%,亚太地区营收跌幅达到17%。
Hugo Boss业绩下跌源于中国经济增长放缓
德国奢侈品牌HugoBoss降低了2015财年销售额和利润预期。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同时来美国的游客购物支出减少,致使第三季度业绩蒙受损失。
第三季度HugoBoss销售额同比下降1%至7.44亿欧元,除去特别费用,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同比下降8%至1.68亿欧元。据悉,以精良男士正装著称的Hugo Boss,进来在女装和配饰领域发力。目前从地区来看,欧洲业绩基本符合预期,但中国地区销售额下降,同时美国疲软的旅游消费抑制了销售额的增长。
PRADA业绩改善之举匮乏亚太市场依旧疲软
在整个奢侈品行业都在为了对抗颓势而各出招数之时,PRADA显得格外低调,业绩改善之举匮乏。截至2015年7月31日,PRADA集团收益净额较上年同期增长4%至18.23亿欧元。亚太市场依旧疲软,呈现与年内一季度类似的负面趋势。PRADA财年一季度亚太地区仅有0.6%的增幅,上半年亚太市场仅有5%的增长。
奢侈品牌自救策略
1、关闭门店 缩减线下成本
在销售额锐减的情况下,奢侈品关店潮仍将持续。大多数奢侈品牌今年在中国二三线城市将有部分门店关闭,多个奢侈品牌则表示今年将暂停在中国境内开设新店。
2、打折促销提升人气
通过打折,奢侈品重新聚集了人气,在全国各地打折的奢侈品店门口,消费者排起的长龙盛世空前。奢侈品打的另一个算盘是,前来买打折的消费者,也可以进店去看看新品,虽然它们在价格上没有优势,但这种免费的广告并不愿错过。
3.提升品牌与消费者附着度及亲和力
境外奢侈品价格低于境内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并不会因为奢侈品品牌在境内的突击性降价而被动摇太多。或许奢侈品品牌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市场策略,在中国更注重于提升品牌与消费者附着度及亲和力,这样至少中国消费者在海外购物时也会选择自己的品牌。(网-最权威最专业的鞋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