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或是体育市场由热转冷的拐点
【-要闻分析】在近日胡海泉跨界主持的《创业中国》节目中,暴风集团CEO冯鑫和乐视体育CEO雷振剑对互联网体育市场的现状和前景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对话中有这么几个观点值得体育创业者们关注:
1、互联网体育的伪需求
互联网的介入没能给体育产业带来新的消费出口
过去,电影院开门待客,有相当多的空座,人们生活在电影院旁边,只是不去。当爆发时点到来,去影院的精神需求产生,上座率自然就提高了,票房也涨了起来。
体育则不同。过去,体育的场景,或者说人们消费体育的出口一个是体育场、一个是电视台。事实上,这两者在过去就已经塞满了。
这也就是说,与电影相比,同样在过去,球场已经是塞满的状态,体育构建的场景并没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当人们想进一步投入对体育的热情时,他们能选择的消费方式还是原有的——要么去体育场看球,要么在家看。即使是互联网的介入也没能给体育产业带来新的消费出口。
突破口是构建新的服务。在一个用户跟体育能直接连接的场景下,提供更好的服务。(冯鑫)
用户在客厅看比赛是无法带动消费的
体育产业上升的趋势是毫无疑问的,动力并非资本主推,而是人们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在运动场景的消费力和对体育的参与度上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相比于观赏性体育,参与性体育直接触达消费者,更能刺激消费。这部分是体育产业发展的核心原动力。但目前它的链条和市场规模还比较小。
体育媒体和IP增速很大,但在消费端带来的收入规模其实很小。运动装备、品牌增速并没有那么大,但收入规模是最庞大的。
体育产业一开始需要通过高增长率的服务触发这个市场,但用观赏性体育(即观众看比赛)触发消费,这个规模现在在中国是非常有限的。甚至这个生意是不成立的。
消费有硬的部分和软的部分,软的部分是互联网公司最需要也最具备能力去介入的。未来的消费场景无所谓线上和线下之分,哪些环节最具有效率就是最重要的2C部分。
体育产业是否能真正爆发,要看我们是否能带动到消费这一步。(雷振剑)
2、互联网平台要在画面体验和直播体验上制造差异
互联网平台的观看如果只是把电视台、体育场的观看搬到电脑、手机屏幕上,是无法引爆观众的需求的。
如果球迷说电视屏幕又大又不会卡断,那我们就废了。现在,互联网平台说实话没有电视平台做的很好,起码电视不会卡断。(冯鑫)
其实中国在过去数十个互联网平台在努力,但也没有让这件事情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只是把电视信号放到了电脑屏幕上,放到了手机屏幕上。
过去一年,我们买了很多版权,储备了很多内容。虽然在前端播放方面做了一些调整、一些交互。但这些内容可能70%、80%还是电视台的直播模式。目前版权开发还很不彻底。(雷振剑)
3、奥运会或是体育资本市场由热转冷的拐点
过去一年,或者说15个月是体育资本的爆发期。包括影视行业的剩余资金都在向体育产业做转移,抢占优质资产、资本布局等很多原因引爆了投资体育的热潮。
乐视体育本身在去年用创投基金投资了约10个项目。但在投资过程中,我们发现,项目的质量优劣差距非常大。
我认为在8月份,特别是在奥运会结束之后,体育的资本市场一定会冷静一段时间。我们在今年年初已经收紧了在投资方面的节奏,今年没有投什么项目。核心原因是在去年高速增长之后,带来了“外热内文”的情况。
外热,是资本热,创业者也很关注。内温,是体育产业整个价值链在重新搭建的过程中,而搭建过程中,产品的能力并没有立即展现出来,我们投资的方向都是资源类的方向,但欠缺好产品。
头两年,各个大公司是在版权、资源方面进行布局,那么到了今年,资源基本稳定,投资的目光会转移到好的产品上。但是好的产品非常有限,加上人民币整个大的环境,今年下半年,体育创投市场会进入一个调整期。(雷振剑)
资本肯定会有泡沫的,但一定的泡沫是合理的,是资本对这个行业是一种能量的注入。但我对未来体育资本市场的变化么有那么乐观,可能树欲静而风不止。
体育远远不到两家(争霸)的时候,有的公司想静但别的公司不想静呢?未来两年内,安静是短暂的,激烈是常态。(中国鞋网-全球专业的中文鞋类加盟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