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成本逐年递增 工业机器人需求逐步释放
【-要闻分析】近年来,中国工厂正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先是大批代工订单飞往东南亚地区,而今机器人也开始来“抢单”。近日,德国体育巨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会将生产线逐步回归欧美等消费地,回迁欧美后将由机器人来生产。
在2016年5月底,达斯就宣称,将在其大本营德国启动机器人工厂Speedfactory,通过智能机器人来制造运动鞋。据悉,该工厂占地面积4600平方米,所需的员工数只需160余名,这些员工将协助机器人生产并把关。
目前Speedfactory正处于试运营阶段,首批由Speedfactory生产的鞋将于今年下半年面世,但大规模生产可能预计要到明年。同时,阿迪达斯还计划明年在美国开设第二家Speedfactory。
在劳动力成本上升、产业转型的大环境下,机器人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机器取代人力,已在各行各业有所体现。尤其是制造业,工业机器人已经是不可或缺的核心装备,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机器人投入使用。
机器代人的趋势,可能对中国工厂造成重大打击。在生产基地向越南、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转移时,中国工厂已感到压力山大。如今机器人的大规模使用,将迫使中国工厂进行自我革新升级,而机器人同样将是中国工厂今后发展的关键。
工业机器人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优势明显
工业机器人的优势十分明显,可以实现人工难以企及的精细化技艺和标准化操作,提高制造装配精准度,生产高附加值产品。除此之外,还可从事危险和危害性工作,达到常人难以介入的领域。
最为重要的是,工业机器人可凭着高效率,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假如工厂需要三个成熟的焊接技工,每年的成本为21.6万元,而业机器人产品按十年使用寿命折旧(含维护费用)每年成本约5万元。通过比较可直观看出,在效益相同下,工业机器人使用成本仅为人工的23%。(中国鞋网-全球专业的中文鞋类加盟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