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子可定位 “机器换人”成东莞新标签
【-国内动态】全球每10双鞋就有1双是东莞制造,近1/3的芭比娃娃“生”于东莞,世界上每5个人就有1个人穿大朗制造的毛衣……
过去30年来,东莞传统产业“负责制造一切”。30年后的今天,虽然有“互联网+”等“轻”产业崛起,但人们照样要吃穿用度,传统制造不仅不会O U T,还向品质化、定制化的“智造”风潮发展。
在这样的趋势下,东莞传统产业悄然搭上风行的黑科技,给“智造”提供了几种新的打开方式。
数据化定制 裁缝不用“裁”
客户在门店里,用Ipad登录比朗科技的客户端,先选择一件衬衫,系统会出现至少4种不同的领形供选择,接下来还会列出3款袖口作参考。一旦客户选择结束,输入数据并确认后,数据将被传输到智能纸样系统,激光设备剪裁面料,随后进行手工缝制。
“最快一个小时就能做好一件衣服。”广东比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大孟所言非虚,记者进行了实地体验,经过选择搭配之后,系统自动生成可以旋转360度的3D模型,让客户获得所见即所得的成衣感觉,下订单可根据提示丈量尺寸,或者约专业师傅上门丈量,又或者到体验店去丈量,工厂师傅半个小时就能把衣服做出来。
从事传统制衣行业20多年的王大孟,3年前开始关注服装定制市场,至今共投入1000万元研发服装定制系统,并推出男装品牌。他向记者解析“黑科技”的奥秘“因为数据直接输出,布料经过机器剪裁,师傅只需要缝纫。”
“孩子丢了可以通过鞋子定位找回来”
一款看起来普通的鞋子,内置G PS信号接收器,将手机A P P、LB S基站定位整合在一起,可精准定位孩子的位置信息。芯片还内置一个电池装置,“这样孩子走丢了也能通过鞋子定位找回来”。东莞寮步镇巴巴儿童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吴运城,经过几年的探索,携手中兴电子联合研发了面向孩子和老人的智能定位鞋。
“一定要将鞋与科技结合起来。”吴运城做了18年,开了300多家童鞋专卖店,这几年却在传统制鞋和实体销售领域受到了成本和电商的双重冲击。他的工厂不断收缩,员工从原来的400多人缩减到200多人,专卖店也从原来的300多家压缩到四五十家,通过“黑科技”造出的智能定位鞋,成为东莞乃至世界鞋企转型谋发展的一个尝试。
产值3亿的工厂仅200人
近两来,“机器换人”也成为东莞新标签之一。
看不到粉尘、没有油漆的味道,没有电锯刺耳的声音,记者走进厚街兆生家具厂区,各类大型设备整齐陈列在车间内,周边是井然有序的各种家具、材料。跟传统家具厂的忙碌、杂乱不同,这是兆生家具的自动化工厂。截至目前,在这家工厂里,仅自动化设备,兆生家具就投入逾5000万元。
“家具生产的木工开料、喷涂、包装三大阶段,都是机器做主角,工厂的生产自动化程度已达60%以上。”兆生家具副总经理任祥说,通过“机器换人”,这间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年产值达上亿元的工厂,仅需约200名工人,人工成本约占总成本的25%。按照规划,其年产能最大可达3亿元以上。
东莞经信局数据显示,自2014年9月至2016年1月,东莞申报“机器换人”专项资金项目共1319个,总投资达108.68亿元,项目数和总投资额均位列全省第一。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中国鞋网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