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鞋痴狂 绵竹“寻鞋人”将用五年宣传中国鞋文化
今年40余岁的赵华,在2001年到2007年期间,骑着单车走遍全国56个民族,行程10余万公里,收集了300多双各具特色的民族鞋。又在2008年到2016年,亲手修建了一座鞋子造型的博物馆,为这些鞋子安了一个家。
因为有脚气 开始迷上收集鞋子
鞋子,人人都在穿,然而要说与鞋子情有独钟,却只有少数人,赵华便是其中之一。赵华喜欢收集鞋子,源于他患有脚气。
学生时代的赵华喜欢踢足球,经常捂着脚不透气,流出的汗在鞋子里排不出来。干了湿,湿了干,渐渐的生了脚气。于是赵华很希望有一双透气,穿着舒适的鞋子。他开始有意的通过报刊、杂志等收集关于鞋子方面的信息。在这个过程中,他逐渐的了解了我国少数民族的鞋子,并喜欢上了它们。
后来赵华开始在一家企业工作,几年下来,两点一线的生活渐渐让他感觉到无趣,加上企业不景气。赵华索性辞职不干了,他拿起之前收集到的关于鞋子的资料,做出要去收集鞋子的决定。2001年,赵华怀揣着15000元,带着一些生活用品,骑着一辆自行车出发了,,第一站他便去了云南,因为他认为这里的少数民族多,各种类型的鞋子也会多。
有意思的是,赵华的自行车很特别。他把自行车装扮成一个鞋子的形状,远远看去就像一只鞋子在路上行驶。“这是为了吸引别人,他们会主动找你搭话。”赵华说,如果你直接去问鞋子的事,对方可能会有警觉性,而这个鞋型自行车就如招牌一样,表达了自己是做什么的。
在东北的赫哲族,赵华收集到了鱼皮鞋。顾名思义,这种鞋是用鱼的皮制成的。赵华说,鱼皮鞋已经没人穿了。当时去收集的这双鞋的时候,打听了很久才知道有一位老人会做,在当地等了三天才拿到这双鞋子。
据了解,从2001年开始到2006年底,赵华用6年时间走遍了56个民族,行程10余万公里,收集到300多双鞋子。回到家里后,又花了数年的时间建起了一个鞋子模型的家,也会鞋子展览馆。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 上一篇:知名鞋厂用中国鞋伪造“美国制造”
- 下一篇:蔡崇信豪赌估值30亿欧元的脏脏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