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图壁县白手起家从修鞋匠到连锁店负责人
今年48岁的代俊士是安徽临泉县人,小时候因为家里兄弟多、经济困难,吃饱肚子都成了问题,为了解决温饱改变命运,1988年,年仅18岁的他只身来到呼图壁谋生。
“当时来的时候非常困难,来到新疆的时候身上就三十多块钱,没有办法为了省钱,就把我们老乡的羊圈羊粪清出去,砖翻过来,然后就那样住到里面,那时一个月15块钱,在那里面一住就是一年多。”代俊士说。
只有小学二年级文化的代俊士,没有技术没有本钱,看到别人摆摊修鞋挣了钱,他就想着跟着别人学,把修鞋作为自己谋生的职业。拿着打工攒的本钱,他添置了一台修鞋机子,当起了修鞋匠。
代俊士:“摆摊子也很为难,因为技术没有,修鞋难度大的活不敢干,自己会干的小活又挣不了多少钱,最后就是不会干的活让邻居干,邻居干的时候偷偷在旁边看,学会了以后在碰见活自己干,然后慢慢的就过来了。”
经过代俊士的“偷师学艺”,掌握了修鞋技术的代俊士发现自己的生意比起老师傅的还是差很多,就开始琢磨着搞点“特色”经营,当时月收入只有100元的他,花了一个月的工资买了四个新板凳,给自己买了两套绿军装当工作服,成了所有修鞋匠里穿的最干净,设施最高档的一个。
代俊士:“这时候还是没生意,咋样能克服?我就看到手艺高的老师傅们他们每天去的比较晚,我就抓住这个机会,每天第一个去,回来的时候最后一个回来,他们不到的时候我们可以干一点活,他们走了我们还是可以干一点活。”
慢慢的代俊士的生意越来越好,老顾客越来越多,同时,为了能多拉顾客,在遇到小活的时候他还坚持不要钱,用他的话说就是只要免费服务,顾客下次修鞋准是找他。
代俊士:“那时我年轻有力气,鞋子爱开胶,我把缝鞋的速度提上去,把补鞋所有的时间统统提上去,价格低,多干,这样才生意慢慢的好起来。”
为了比别人多挣钱,别人不愿意干的活他干,尤其是到了冬天,有些鞋底冻得锥不动,他就把鞋子拿回家晚上放到炉子那里烤软了第二天早早起来干,全年早出晚归,只有在大年初一初二的时候才给自己放假。就这样经过五六年的时间,代俊士从最初一天只赚两三块钱,做成了全呼图壁县修皮鞋收入最高的人。
代俊士:“你想比别人挣钱多,就得比别人干的活多,你想让顾客放下给你干,只有便宜,可以利用晚上休息的时间加班给他搞,在闲的时候,他们睡觉的时候我还多挣了几块。”
代俊杰凭借着勤奋在修鞋摊上慢慢有了名气,手艺日渐成熟的他又萌发扩大生意的想法,他开始尝试给顾客修鞋、改鞋,接的第一单生意就是把顾客的旧改成皮鞋,刚接生意就遇到了技术难题。
代俊士:“旧的鞋子皮子比较硬,当时绷不动,绷不动咋办呢,最后我就想用热水烫,鞋子绷好开始粘底子,粘,粘不上,粘上变形不像样,最后粘了拆,拆了粘,最后我就想利用我修鞋的技术缝,缝一截,粘一截,最后花了大概半个月时间,总算把鞋子弄好了。”
代俊士改版的“第一双鞋”,耗时半个月,浪费了8块钱的鞋底板成本费,外形不完美,给顾客交付时他只收取15元。但这却让他坚定做鞋的信心。
1992年,代俊士雇了七八个人呼图壁皮下岗工人,连修鞋带做鞋,创办了专门面对中低收入群体的皮鞋作坊,生意越来越好的他不满足于此,2006年,代俊士在乌鲁木齐市仓房沟路附近办起了鞋厂,面向全疆批发,后来他将鞋厂转到温州,生意最好的时候,厂里100多位工人年产量达十几万双。
自己致富了,代俊士还免费教亲戚、朋友修鞋,他开修鞋店后,乐于助人的他陆陆续续免费带过50多个徒弟,刘明润就是其中的一个。
刘明润:“小代是一个热心肠的人,我们刚来新疆的时候没有工作,他帮我们弄个鞋摊补鞋子,教我们怎么补鞋,挣钱还行,修鞋的时候遇到难题他帮我们解决一下,他帮着我们开鞋店,现在生意还可以现在反正挣上钱了,现在车房子都有了。”
“吃水不能忘了挖井人。”随着鞋厂的生意越来越好,代俊士开始做公益,经常为困难群众、学生和老人送鞋。
代俊士:“我来到新疆以后一无所有,现在反正吃的住的喝的都有了,因为党的政策好给我们了这么好的政策,给我小代这么好的机会创造财富,我也挣到钱了,想着也要回馈一下社会,回报一下社会。”
在疆30年,代俊士从修鞋匠到自己建厂做鞋、售鞋,生产的鞋子卖到新疆60多个市、县和团场,解决了100多人的就业问题。对于以后的发展,他也是信心满满。
代俊士:“以后我们会把小代皮鞋越做越好,做老百姓喜欢的鞋,以后我们也会开网上店,做网上销售,我们会把我们小代皮鞋让疆内外百姓都喜欢,都能穿上小代皮鞋,这是我们以后发展的目标。”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