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代工鞋,到中国“耐克”的扩张之路
为此,最新采取的一项动作,就是以56亿欧元巨资收购芬兰公司Amer Sports。
英国金融时报报导,安踏近日透过牵线投资者财团,以56亿欧元成功收购Amer Sports,收购的股份约占Amer Sports所有股份及投票权的94.98%。这个财团除了安踏,还有互联网巨头腾讯,执掌Lululemon的加拿大商人Chip Wilson、私募股权投资公司方源资本。透过这笔交易,安踏将藉此将包括Wilson网球拍和Louisville Slugger棒球棒在内的多个品牌收入麾下。
安踏首席执行长丁世忠表示,收购Amer之后,安踏未来在全球扩张方面肯定会有所改变。
多品牌战略 壮大声势

报导称,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当时安踏在大陆市场的最大竞争对手:,开始推出更昂贵的产品,并积极进行海外扩张,但结果却铩羽而归。李宁进军国际市场的失利,曾让安踏对于走出海外抱持谨慎态度。
但业内人士指出,时至今日,中国运动服装公司经营上已经更加成熟,并逐渐改变低成本模仿的做法。欧睿国际资料显示,过去5年,大陆运动服装销售额成长了一倍,如今仅次于美国,这让大陆品牌得以实现巨大的规模经济,并有实力为跨国交易建立现金储备。
尤其近几年得益于大陆消费者收入提高,以及更热爱运动,2018年大陆运动服装市场的销售额达到人民币2,650亿元,而安踏的市场占有率约为10%,在大陆业者中排行第一,但排在和后面。
报导指出,为了与达斯和耐克一争高下,安踏每年将营业收入的5%以上用于研发,但却一直难以打造像欧美品牌那样高端的声誉。谘询公司Mintel表示,这很可能与大陆消费者认为安踏「实用,而不是时尚、被渴望拥有」。
为了进军高端市场,这些年安踏收购了其他公司产品在大陆的商标使用权,譬如在2009年买下了意大利品牌Fila的商标使用权,分析师估计斐乐销售额占安踏营收的三分之一。2016年,安踏与日本冬季运动品牌Descente组建合资公司,一年后又与韩国户外品牌Kolon Sport组建合资公司。
分析师表示,安踏采用的是多品牌战略,而不是依赖单一品牌的增长。同时,安踏经营多个品牌的经历也有助于其扩大Amer在大陆的销售额,目前Amer在大陆市场的销售额占其总收入的5%。
自有品牌推向海外
在顾好自家市场的同时,安踏希望在海外推广其自有品牌。安踏在2016年挖走前阿迪达斯篮球鞋设计总监Robbie Fuller,之后与金州勇士队明星Klay Thompson签下为期10年的代言合约,而Klay Thompson代言的产品会是安踏在国际舞台上立身的第一步。
招银国际分析师胡永匡表示,收购Amer是安踏全球化战略的一部分,从安踏本身来说,它也希望能借助这笔交易,从一家全球化程度更高的集团身上学习。谘询公司Roland Berger指出,与过去李宁进军不熟悉的国外市场相比,安踏将借助Amer的经营经验和资源,扩大其在国际上获得成功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