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路者整体业务正在回暖 王静能否带领其扭亏为盈?
根据探路者公告,2018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92亿元,同比减少34.3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1.82亿元,同比扩大114.4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亏损2.13亿元,同比扩大14.85%。但探路者2019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048万元,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82.45%,第一季度公司户外用品主业的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6.05%。
2019年,正值探路者创立20周年,同时也是探路者最为关键的一年。按照最新的监管政策,创业板股票连续三年亏损就会直接退市,对于2017-2018年已经连续亏损2亿多的探路者来说,2019年一季度的利好会是公司告别亏损的开端吗?
从一顶帐篷到“户外用品第一股”
上个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热潮如火如荼,和很多敢想敢拼的年轻人一样,探路者创始人盛发强和王静夫妇都选择了“辞掉铁饭碗下海”,之后在广西北海结识并成为情侣。
彼时,中国的户外运动刚刚兴起,国外的户外品牌开始进入中国。在一次新技术博览会上,王静夫妇看中了一个折叠式旅游小帐篷的项目,之后他们购买了这项帐篷的专利,远赴江苏进行学习培训,相应地,公司业务也从原先的印刷转到开发旅行帐篷。
之后,二人决定到北京发展,并于1999年在香山脚下巨山农场两排低矮破旧的平房里成立了“探路者”。最初公司以开发旅行帐篷为主业务,盛发强则负责谈业务、送货等,王静主内,创造了探路者的第一个Logo和第一顶帐篷。
“那时的探路者大家庭,真的像一家人,大家在一口锅里吃饭,一个院子生活,辛苦工作之余在小院子里打乒乓球、跳绳、踢毽子,周末常常一起爬香山,这是当时最好的休闲娱乐。”在自传《静静的山》一书中,王静这样描述那段创业的日子。
据体育大生意了解,从2002年到2005年,中国户外运动产业迅速膨胀,2004年,中国户外运动增长幅度高达37.3%。作为入局户外产业较早的品牌,探路者也随着产业发展一路壮大。2004年,探路者拥有了自己的办公楼和仓库,公司走上了规模化发展之路。2009年,探路者成功上市,成为首批登陆中国创业板的28家公司之一。
从挂牌上市到2014年,探路者业绩始终保持快速增长,数据显示,探路者2009到2013年间净利润增长均值超过55%。其中,2011年净利润暴增达98.81%,2014年增长略放缓,但仍旧维持在近20%增长。
而在之后的几年里,探路者开始了多元化发展,谋划构建户外用品、旅行服务和大体育三大业务社群生态。2015年6月,探路者公告称,将向5名特定对象,发行约8000万股,最终共募集资金12.7亿元,用于公司户外运动生态的建立。当年6月,公司正式更名为“探路者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往期相关报道:”探路者设立3亿体育产业并购基金踏上体育产业布局路)。
“买买买”拖累探路者业绩
探路者先后投资新加坡在线旅游平台Asiatravel、中国老牌户外活动网站绿野、极地旅行机构“极之美”、图途、易游天下、行知探索等公司,布局冰雪运动、赛事运营、体育传媒、体育培训等多领域扩张版图实现多元化发展。根据天眼查显示,探路者如今对外投资的公司多达31家。
但如今回过头看,探路者的多元化发展不能说是完全失败,但过快的扩张、投后管理不足使得公司在短暂赢利后,陷入连续亏损中,特别是一些跨界发展和投资策略上的失败,都使得探路者如今不得不逐渐剥离和主业务无关的业务,以此来保证公司不再亏损。
2015年,探路者以2.3亿元投资控股了易游天下,这是探路者上市以来最大笔对外投资项目。易游天下曾经是一家旅游O2O明星企业,根据易游天下的数据,2013与201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5.3亿元和6.8亿元,净利润分别达到13.6万元和26万元。
但直到2018年,探路者上市以来最大笔投资项目——易游天下上仍未获利,并为此还输血增资了1558万元。也是从2015年三季度开始,探路者出现净利双位数下滑,到2018年第四季度,探路者已经连续14个季度净利下滑。而在2017年,探路者遭遇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
与此同时探路者在童装领域的探索也并不顺利。2014年,探路者推出童装品牌TOREAD kids,并将该儿童品牌授权给派克兰帝,包括生产、推广、渠道等具体品牌运营业务,据报道实际上运营探路者童装业务的是北京童创童欣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童创童欣”),童创童欣为派克兰帝品牌的授权运营公司,据《童装观察》报道,双方签订的合作时间为10年。
探路者此前并没有童装方面的业务,找一家有能力的公司合作无可厚非,但是这家公司的运营方式不当,导致双方合作提前结束。仅授权三年之后,由于童装业务未能达到理想预期,2017年探路者不得不提前将童装品牌授权收回。
而在户外用品方面,探路者还面临着高库存压力。2018年上半年末的最新数据显示,探路者的存货金额高达3.99亿元。
但我们也不能全盘否定探路者过往的投资策略。探路者在旅游板块投资遇冷与近年来旅游业整体增势放缓不无关系,但一些项目依旧很有潜力,其投资的绿野国旅于2018年仅在携程平台就做了将近一亿多元的定制游,在携程定制游供应商中名列前茅。
王静的回归能否带领探路者扭亏为盈?
2017年11月,探路者集团举办了“新启程共征程”第四届董事会新闻发布会,王静当选为新一届董事会的董事长兼总裁,并确立“聚焦户外产业,围绕主业进行资源整合和布局”的战略方向(往期相关报道:回归户外用品主业探路者推进多品牌战略,新总裁加盟将推动产品革命)。
“王静的回归能否带领探路者扭亏为盈”是外界广泛关注的焦点。体育大生意获悉,作为公司创始人之一,尽管探路者上市后王静便不再参与公司日常管理,但她一直是自家品牌最好的代言人和实践者。王静有一本自传名为《静静的山》,同样是登山爱好者的中国企业家王石曾为这本书写过序言,其中提及王静不放过任何进山的机会试用公司的新产品,比如太阳能充电器、连体羽绒服、综合了睡袋功能的便捷式帐篷等等。“作为公司研发中心的产品技术指导,她脑子里还琢磨着不少稀奇古怪的想法,可以转换太阳能的帐篷、超级保温水壶、户外用的筷子......”
在户外圈,王静早已是一名自带流量的KOL。资料显示,王静曾先后9次成功7座登顶8000米以上雪山,其中包括3次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2014年连续143天完成地球九极7+2(指七大洲的最高峰+徒步南北两个极点)探险项目,也是世界上完成此探险项目最快的人。
王静回归后,探路者依旧保持着回归主业务的战略方向,但具体发力方向上,已经从原先的重消费场景、把店开在消费场景内,转向更加时尚、并符合日常生活场景的产品。
据介绍,目前探路者公司的主营业务线包含户外品牌探路者、探路者童装、美国户外品牌Discovery Expedition及户外运动社区绿野网。尽管在2018年财报以及2019年一季度财报中,探路者并没有提及具体业务板块运营情况,但我们能看到,探路者主业务是整体营业收入的主要贡献者。
2018年,探路者在营销、渠道、供应链三方面都进行了调整。目前探路者根据用户应用场景特点,将旗下的产品线分为户外探险家(探路者品牌户外产品线)、户外旅行家(探路者品牌旅行产品系列)、户外艺术家(Discovery Expedition品牌)、小小探路者(Toreadkids,探路者品牌童装)四个主要产品系列,同时优化终端店铺,积极应对市场变化。据了解,今年探路者将以Discovery Expedition品牌产品为试点,开始初步尝试规划针对2019年期货的“四季上新,月月新款”的供货更新节奏。
与此同时,探路者加强存货的管理,通过折扣店、重点开发的特卖渠道等合理规划过季商品的销售,2018年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相比年初降低0.08亿元,降幅2.42%。
此外,2018年探路者进一步加强投后管理,在持续整合与主业有深度协同的项目的同时,逐步退出重组与户外主营业务不相关的业务。例如对于签署了基于业绩对赌回购条款的参股公司图途。体育大生意独家获悉,经过有效谈判与其原股东达成回购股权(最终图途原股东应向探路者支付的股权回购款为人民币14,660万元)。据了解目前探路者已收到了全部股权回购款;易游天下经营业务负责人甄浩、张楠、梁巍向探路者出具《保证函》,承诺在探路者对易游天下持股期间将全职服务于易游天下,且对易游天下2019年1月1日以后每个年度的亏损及未予披露的实际存在或潜在的债务承担100%赔偿责任。
据体育大生意了解,在过去一年,易游天下已经逐渐剥离分社,解决公司此前的官司问题,加强内部管理和审计,将业务中心集中放在北京地区。今年公司第一季度终于开始实现盈利。
业界资深人士表示,市场应该对探路者保持信心,作为一个本土品牌,探路者在国内户外旅游领域拥有一批忠实用户。同时探路者的核心技术团队在极限运动装备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是中国南极考察队、中国登山队(西藏)和我国航天领域的合作者,拥有多项技术专利。通过管理层换届、业务重组,探路者无疑正在逐渐找回属于自己的节奏。
据体育大生意独家获悉,探路者2019年度户外用品主业将力争实现营收14亿元以上,净利润1亿元以上(注:上述经营目标仅包括公司户外用品主业,未包括旅行服务等其他业务影响,同时上述经营目标不代表探路者对2019年度的盈利预测,能否实现取决于市场状况变化、经营团队的努力程度等多种因素)。
据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户外用品分会(COCA)发布的报告,伴随着大众运动的升级转化、徒步健身步道、露营地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增加、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临近等因素,国内户外行业有望逐步进入新一轮的健康、稳定增长期。探路者能否在这股浪潮下重新崛起?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