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地区:优势凸显 “丝路鞋都”已具雏形
2017年以来,制鞋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
目前,和田地区已建成各类制鞋生产线537条,使2.3万名农牧民通过在家门口就业实现了脱贫增收。
7月24日,在于田县温州鞋业扶贫产业园区内,一双双皮鞋正在流水线上制作,来自国内40多家鞋革行业的企业家代表们不时拿起产品仔细端详。
“做工很细,劳动力成本较低,政策有优势。”东莞市盛鼎鞋材有限公司代表黄新祥参观后,对当地发展环境很感兴趣。
近年来,借助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优势,和田地区打造“丝路鞋都”已具雏形,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和田投资建厂,越来越多的农牧民搭上“顺风车”,转型成为产业工人。
发展制鞋业优势明显
记者从7月25日落幕的“一带一路”中国鞋业发展大会暨和田鞋革产业投资洽谈会上获悉:洽谈会上达成投资项目18个,投资总额达17.1亿元,和田地区发展制鞋业的优势日益凸显。和田地区具有区位优势明显、农村劳动力富余以及优惠政策多的条件,契合劳动密集型产业制鞋业的发展需求。
“国内鞋企必须直面选择转移或转型,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参事林毅夫认为,“中国是全球鞋业生产大国、出口大国和消费大国,目前国内不少沿海地区制鞋企业随着成本升高,已经开始向东南亚转移,相比之下,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富余劳动力达60万的和田地区在制鞋这一劳动密集型产业上更具优势。”
近年来,和田地区抓住“一带一路”建设机遇,把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一项重大措施,不断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对当地鞋业给予政策倾斜,为制鞋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广东鞋业厂商会会长、广东省鞋材行业协会主席、广东新濠畔集团董事长刘穗龙说,“广东鞋业准备抱团在和田投资建设广东鞋业鞋材城,帮助和田建设鞋业产业服务中心。”
产业集群已具雏形
画线、裁断、缝合、冷粘成型、包装……从于田县、和田县到墨玉县、皮山县,走进一个个鞋革企业生产车间,敞亮洁净的厂房里机器轰鸣,一派繁忙景象。
2017年以来,和田地区制鞋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按照“大中向园区集中、小型加工鞋企向乡村延伸、配套产业向园区周围集聚”的发展方向,和田地区推动鞋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全产业链发展。从2017年仅有的3家手工作坊,猛增到2019年的67家工厂,和田地区鞋业已成规模,产业集群初具雏形,产业集聚效应正在形成。2018年鞋业出口创汇超2284万元,预计今年成品半成品鞋类生产能力将超过8000万双。
目前,和田正积极打造海关、口岸业务、报税物流、陆路联运等平台,完善公路、铁路、航空“三位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
“和田就是中国鞋业发展、再造鞋业企业辉煌的宝地。”林毅夫说,和田应该抓住中国内陆密集型产业转移的窗口期,努力发展成中国的“丝路鞋都”。
促就业 助脱贫
7月24日,在位于和田县鞋业产业园内的和田县星浩鞋材有限公司,车间里机器轰鸣声和手工锤鞋底声交织在一起,祖甫吐木·艾哈买托合提正熟练地给鞋底钉着钉子。
祖甫吐木是和田县英艾日克乡拉特勒克村村民,2018年1月来到星浩鞋材有限公司上班,日子越过越充实。“我做梦也没想过能在家门口当上工人,这一切都要感谢党的关怀。今后,我会努力工作,摘掉贫困户的帽子,让全家人的生活越过越好……”祖甫吐木满怀信心地说。
目前,和田县鞋业产业园已建成标准化厂房10栋,引进了成都、温州、东莞等地的制鞋及配套企业27家,建成生产线167条,解决了周围不少村民就业。
在和田地区,越来越多像祖甫吐木一样的农民变身工人。纺织服装、鞋业制造、电子装配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从无到有,成为和田地区解决就业、助力脱贫攻坚的重点产业。
目前,和田地区已建成各类制鞋生产线537条,2.3万名农牧民通过在家门口就业实现了增收。本次大会促成的项目建成后,将新增就业约1万人,为和田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