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莆田稳鞋企促升级新十条措施 为鞋业扬帆前行保驾护航
莆田市现有规模以上企业1200多家,其中鞋企325家,占全市规模体量近四分之一,是莆田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近日,莆田市出台稳鞋企促升级新十条措施。“新十条”有哪些亮点?将释放哪些效应?昨日,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市人社局、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出席,对此进行详细解读。
多方调研 精准施策
莆田是享誉中外的“中国鞋城”,也是中国鞋类产品的主产区和重要出口基地之一。鞋业是莆田的传统支柱产业,在产值创造、就业拉动、税收收入等方面贡献突出。
“目前,莆田鞋业及相关企业4000多家,从业人员50万人,2018年鞋业产值超千亿元。现有规上鞋企325家,今年1-8月完成产值近635亿元。”市工信局局长张志宏介绍,制鞋企业可谓是支撑我市工业经济大盘的顶梁柱。稳定工业大盘,鞋企肩负重任。为应对当前复杂国际贸易环境,加快推进我市鞋类转型升级,提升产业基础和产业链水平,市政府主动出招、精准施策,制定出台“新十条”,围绕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等方面提出具有可操作性、叠加性政策。
此前,我市通过多方深入调研,多次召集座谈会,与市鞋业协会、市电商协会、市进出口协会及相关鞋企代表等沟通探讨,经多番酝酿,制定出台措施,并释放出强烈的导向,即诚信经营、注重创新,打造自己的品牌。
“新十条”亮点多、力度大,在我市各类鞋企中引起广泛关注。截至9月5日,已有100多家生产型鞋企、30家商贸类鞋企申报鞋业“白名单”。目前,有关部门正快马加鞭,深入鞋企帮助纾解发展中的痛点堵点,推进相关惠企政策的落地兑现。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如何确保这些利好政策落实到位,让更多鞋企真正享有获得感?我市正通过各种渠道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并按照分工,由全市各相关单位各司其职,及时出台操作兑现办法,使政策兑现简便、即达即得。同时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发展合力,确保鞋业平稳增长,稳住鞋业大盘。
导向鲜明 实操性强
“新十条措施导向鲜明,直截了当,操作性强,含金量高,干货十足。”市工信局总工程师陈俊杰介绍,“新十条”将“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放在第一位,突破鞋企“拦路虎”,并从破解融资困境、完善财税支持、提升创新能力、改善服务保障等方面提出针对性要求,对激发我市鞋企活力和发展动力,推动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新十条”指向性更明确,更具指导意义,体现了我市支持鞋企发展的坚定决心,鼓励鞋企联盟创新、联合创牌、抱团发展,全力打造千亿产业集群。值得一提的是,当前鞋企发展中遇到的普遍性、迫切性问题,本次“新十条”中都予以关注,并提出切实可行的破解方案,有利于推进我市鞋企轻装前进、扬帆远航。
特别是首次建立滚动认定“白名单”制度,将不定期增加符合条件的企业,清理不符合条件的企业。列入“白名单”的企业,相比于以往,将叠加享受省、市、县区各项惠企政策。同时,企业所缴纳的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市、县(区)所得部分,给予全额奖励。
此前,一些企业由于没有抵押物,无法享受相关贷款政策。如何减轻鞋企融资负担?“新十条”加码扶持,“白名单”鞋企贷款按基础利率,贷款额只增不减,信用等级不降,市再担保公司给予每家企业每笔不超过500万元的担保,实实在在惠及企业。
同时,提高担保容忍度,由3%调整至5%,风险补偿金在省上补助的基础上,财政部门给予等额配套。“新十条”从贷款担保和补偿金方面给予双重保障,由此可见我市扶持鞋企决心和力度之大。
凝聚合力 加码扶持
为提升鞋企创新发展能力,“新十条”立下多项新目标。
“将成立鞋业产业投资基金、鞋业创新服务中心、行业创新联盟,加大外贸、电商、稳工等方面,为企业加持,为行业赋能。”陈俊杰介绍,届时将聚集各方资源,形成行业智库,服务整个产业链各环节,实现新设计、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制造、新管理、新销售、新业态的“八新”目标,为企业创新创业注入新能量。
近年来,我市多措并举,从鼓励先进制造、帮助拓展市场、品牌培育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规范引领鞋业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供应链服务平台方面,众协联平台运营2年多以来,入驻的上游供应商3000多家,采购企业600多家,“新十条”鼓励企业通过平台集中采购,大大降低成本。
“新十条”加大对智能制造的扶持力度,大力实施个性化定制及智能化改造。目前已引进央企中电工业互联网,正与双驰、嘉裕华等鞋业龙头企业合作,进行生产线智能化改造,打造智能制造样板车间,嫁接工业互联网,应用云技术提升制造能力。“新十条”还鼓励企业自主品牌带动区域品牌,通过行业联盟,形成集中力量,实现制造端、设计端、销售端等信息畅通,提高国内外品牌知名度,提升行业话语权。
此外,“新十条”还建立“百名干部挂百企”机制,实行市、县(区)科级干部“一对一”挂钩帮扶,点对点政策对接,主动服务,勇于担当。同时,建立微信群,在线办公、在线协调、在线落实,及时协调解决鞋企发展所需,增强企业获得感,提振企业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