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柔性OLED、制鞋模具都能搞定
据外媒报道,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的研究人员,制造出了首个利用3D打印技术实现的柔性OLED屏。据悉,该显示屏边长1.5英寸,共有64个像素点,且在2000次弯曲实验中表现出相对稳定,这意味着它将有望于未来运用在可穿戴设备中。
OLED显示技术具有自发光、广视角、几乎无穷高的对比度、较低耗电以及较高反应速度等优点,但由于其生产环境需要同时具备大型、昂贵且超清洁等特点,因而成本过高,此次3D打印技术的成功“变现”使得该显示屏进一步“问世”。
无独有偶,在过去3年中,丹麦鞋履品牌爱步(ECCO)一直在尝试使用3D打印技术制作鞋子模具,并于近期扩大该项技术在鞋子生产中的实际应用。据了解,传统铝材模具成本较高,运转周期较长,且尺寸与质量均较大,不易储存和处理,自3D打印技术投入该产业链后,极大地降低了其生产成本、能源成本与生产运作时间,与此同时,利用此技术制造出的模具仅有全铝模具的一部分,大幅缩减了所需人力、物力和财力。
3D打印又称增材制造,是一种以数字模型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连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该技术起初用于制造模型,后逐渐用于产品的直接制造,其优点在于可以直接成型与直接制作,构造生产出传统人力技术无法生产的现实物体,利用高新技术直接完成对于数字模型的制作,大大简化了生产制造的过程,对于制造业有着颠覆性的意义。
编辑点评:目前,国内3D打印技术的发展,也在时代的潮流中节节攀升。在2021年三星堆的文物发掘中,我国科研人员首次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硅胶保护套以提取文物;在航空航天领域,中国空间站相关研制工作广泛采用金属3D打印技术,使之逐步成为深蓝航天制造之旅的“宠儿”;在机械生产领域,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在8月向Raise3D购置了E2款3D打印机;增材制造已渐渐成为中国制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当然,3D打印技术也并非全然尽善尽美,因其打印所需原料昂贵且稀缺,故而无法支持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材料制造,且该项技术所需成本并非普通企业都能独立支撑,所以无法大批量生产,而其他诸如缺少智能设计方法、缺乏横向技术融合等问题,也使其仅存于前沿科技。
自1915年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到2019年黑洞真容面世,从0到1,自无到有,科技的发展成为人类仰望星空的底气,技术的增长激发文明不断创新的动力。3D打印技术虽然目前尚为普通人世界观的“新秀”,然而后起之秀已初露锋芒,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它会步入你我的普通人生,浇筑社会的高楼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