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育受追捧:跨境学童近2.5万人 5年增加1.5倍
据香港教育局提交特区立法会的文件显示,跨境学童在5个学年间增加一倍半至现在的24900人,增加逾一倍半。
香港特区政府目前正致力于解决跨境学童问题。据香港教育局提交特区立法会的文件显示,跨境学童在5个学年间增加一倍半至现在的24900人,预计于2018/2019学年的高峰后,人数会趋向稳定。
据香港媒体报道,深圳将再有两所小学开设港籍学生班,增加200个学额;特区政府亦会为159对深港缔结的姊妹学校,在2015/2016学年起进行为期3年的试办计划,为学校提供每年12万元(港元,下同)的资助,协助学校发展。文件认为,在深圳设立公帑资助的香港小学,不是理想方案。
文件透露,由2010/2011学年至2014/2015学年,跨境学童的人数从9899人,增至24990人,增加逾一倍半。特区政府亦估计,“双非零配额”自2013年实施后,预计于下个学年,幼儿班人数将达至高峰;而升读小学一年级的人数,则会在2018/2019学年达高峰,但随后人数会逐步减少至稳定水平;相应地,这对边境管制站处理跨境学童的压力,也将有所纾缓。
文件称,特区政府会继续采取灵活措施,增加香港学额供应,吸纳跨境学童;亦会就批出跨境校巴特别配额的措施的事宜,继续与内地有关部门联系;也会继续其他便利跨境学童上学的交通安排。
深圳增两小学开港籍学生班
在本学年,共有9所深圳小学为2200名港籍学生提供学位;展望2015/2016学年,深圳会再有两所小学开设港籍学生班,新增约200个学额,为有关家长提供更多选择。
文件亦称,现时香港约有300中小学透过教育局协调,与内地不同省市学校缔结为441对姊妹学校,特区政府也预计3年内此等姊妹学校增至约600所。
专业支持159对港深姊妹校
文件称,目前港深两地的姊妹学校共有159对,姊妹学校活动一直受学校欢迎,教师及学生均积极参与,因此教育局将由2015/2016学年起,透过一项为期3年的试办计划,为每所香港姊妹学校每年提供12万元资助和专业支持,协助有关学校进一步发展。
学校使用这项非经常津贴时,需要依循现时教育局向学校就运用公帑发出的一般原则和规定,并按现行规定呈交经审核周年账目给教育局审核;所有未使用的津贴余款,均会在2017/2018学年试办计划完结后收回。
文件重申,这些学校的班级及学位供应,可根据实际需要,而作出每年调整;特区政府也会继续加强专业支持,以提高民办小学老师教授香港课程的能力,更会为这些深圳民办学校的老师及家长,举办中小学教育衔接讲座和座谈会。

- CURRY 12 "WHAT THE BAY" 鸳鸯配色发布,致敬湾区传奇与全明星荣耀
- 耐克全新品牌宣传片《不争辩,只争胜》,致敬女性运动员和运动的力量
- 奥康情人节礼物已送达!
- On 昂跑推出 Cloudsurfer 家族革新之作 Cloudsurfer 2 训练型跑鞋
- 高蒂女鞋GAODI情人节特辑 | 以鞋为礼,步步生爱
- 诺贝达女鞋ROBERTA DI CAMERINO来点水钻高端局
- 迪欧摩尼
- 法洛蕾
- 斯米尔
- Charles&Keith
- 骆驼服饰
- 啄木鸟包包
- 康莉
- 金狐狸包包
- 老鞋匠
- 唯聚时代
- 德尼尔森
- 莱斯佩斯
- 花椒星球
- 红蜻蜓童鞋
- 意尔康
- 途漾潮鞋
- 康奈
- 四季熊童鞋
- 沙驰
- 牧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