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工坊“大”能量 共富工坊架起“致富桥”
今年以来,萧山大力推进党建引领“共富工坊”建设,突出“扩中”“提低”,充分挖掘特色产业优势,在全区范围内打造村企合作、各具特色的工坊,有效畅通村企双向共赢,为强村共富注入了动能。
如何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浦阳镇谢家村交出了答卷。54岁的谢爱华每天起床后就开始忙碌手头的工作——为半成品鞋子串上鞋带,工作虽然不复杂,却是这个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鞋业外加工工坊经纪人非常照顾像我们这些腿脚不便的村里人,平时穿鞋带的原材料,企业基本都会直接开车送到工坊门口,我们一做好,马上就有人上门收回,并送上新的材料,效率特别高,大家工作也更加积极了。”谢阿姨对家门口的就业非常满意。
工艺鞋是浦阳镇的主导产业之一,用工需求量很大,“对我们来说,打造‘共富工坊’不仅是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带动村民增收的一种途径,也可以让分包更加集中、规范,降低用工成本,提升企业效益。”萧山杰杰工艺鞋业有限公司谢燕勇表示。
就业送到户,村民添收入。“共富工坊”如何搭建?根据计划,工坊聚焦地方产业资源,以村企合作、社企结对形式,推动村社、企业、百姓多方联动,促进村社闲置劳动力就近就地灵活稳定就业。在此基础上,各村把闲置的房屋、山林等化为资源要素,企业负责指导“共富工坊”车间设备调试及人员培训,村级组织及时跟进、按需配劳,实现共富车间因地建设、旺闲转换,推动就业空间“从无到有”。
截至目前,萧山在建的品牌带动式、产业赋能式、农旅融合式、共享农场式“共富工坊”共计30余个,在工坊工作的村民人均月增收预计2500元以上。
致富有项目,增收有门路,家门口就业也能带来稳稳的幸福。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萧山将以“共富工坊”为纽带,着力整合村、企党组织技术、资源等优势,通过共富联盟、共富平台、共富项目等多种途径,把党建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持续推动农民增收、企业增效、集体增富,不断做大“共富”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