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银遭遇人才荒 再掀挖角潮
高挺以瑞银证券新任首席中国投资策略师、瑞银证券财富管理研究部主管身份亮相英蓝国际金融中心15层。主要目的就是跟包括时代周报在内的媒体朋友认识一下,同时交流对四季度市场的看法。
当然,媒体对高挺并不陌生。数日前,高挺还是中金的首席A股策略师,在整个卖方研究行业中被视为“招牌人物”,曾经被《新财富》杂志评选为2008年度最佳中国股票策略师。
作为最早拿到全牌照的合资券商,瑞银一直深受人才流动问题困扰。业内人士认为,瑞银疯狂挖角的背后是人才的缺乏。目前,随着合资券商的增加,瑞银将带领合资券商的挖角还刚刚开始。
瑞银挖角大摩
“瑞银此次大力挖角,其意在明年的《新财富》上的排名。”据业内人士介绍,瑞银证券担心其在A股市场公司研究覆盖面不够广的现状可能会影响其排名。
据瑞银内部人士介绍,财富管理是瑞银集团最核心的业务之一,瑞银集团下一步准备着力加强其中国区域财富管理业务的开拓。一直以来,瑞银证券的A股研究国际化有余、本土化不足。瑞银证券此番挖角重在主打“本土化”,加强二级市场业务的扩张。
在这一轮挖角之前,8月19日,瑞银集团刚刚从大摩挖来蔡卫为瑞银集团投行部中国区联席主管,兼任瑞银集团投行部亚太区副主席。
在任职瑞银集团之前,蔡是摩根士丹利亚太区执行董事。具体职务则是亚太区工业和交通组主管。作为一名资深投行人士,在大摩任职期间,蔡卫曾参与了包括天津港、广州汽车、保利协鑫、复星集团在内多家大型企业的融资和并购交易。
挖角大摩,因其更早之前的7月,瑞银集团亚太区投行业务主席蔡洪平离职。蔡于2006年3月任瑞银投行中国区主席,2009年3月升任瑞银投行亚洲区主席。自蔡加入瑞银以来,瑞银投行的中国区业务连续四年遥遥领先同业,在亚洲(除日本外)的投行业中,瑞银投行的业务也力克摩根士丹利、高盛等对手,连续四年居首。
蔡的离职据称是在瑞银体系内触到了玻璃天花板。瑞银集团在全球范围以财富管理见长,传统的投资银行业务相对低迷,甚至瑞士政府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对于是否有必要限制全球两大知名投行UBS和瑞士信贷的扩张,也心存疑虑。
随后蔡洪平加盟德意志银行,为德银亚洲区公司金融业务主席兼企业和投资银行部中国区主管,接替原德意志银行亚太区总裁、目前已赴任工商银行副行长张红力的工作。
此次,蔡洪平离职后,瑞银证券投行进行了新的调整和扩容。8月25日,瑞银证券投行部内部邮件称,瑞银证券于近日新增三大专业团队,包括金融组、工业组和并购组。三大新团队与现有的三个投行业务组将由瑞银证券投行部主管赵驹统一领导。
对此瑞银内部人士表示,新增三大团队是进一步扩大瑞银证券投行部,这些专业团队的设立将有助于瑞银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抓住业务机会。
中金“很受伤”
随着大型国企改制上市的高速期结束,中国大型国企海外上市项目渐少是不争的事实。由于项目匮乏、人才缺乏等劣势,合资券商在A股市场暂时难成主角。一个佐证就是2010年赤手可热的农行IPO大单,只有少数投行得到了实惠,而且还只是分食农行港股承销。
IPO重启以来,除了中金和中德分别在大型项目和小型项目上各有斩获之外,其余保荐项目寥寥无几。截至9月15日,在347家新上市企业中,瑞银证券只保荐北陆药业、招商证券和际华集团三家;高盛高华只与瑞银证券合作保荐招商证券一家;财富里昂、海际大和只保荐一两家公司。
随着IPO步伐加快,急切想分一杯羹的合资券商不得不通过挖角补充资源和人员。 其实,早在2007年,瑞银就通过挖角银河证券的中石油项目团队,直接介入中石油返回A股市场的交易,同时取得了承销资格。
如今同样拥有全牌照的高盛,随着瑞银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挖角大戏。今年7月份,高盛挖角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转投高盛做投行部董事总经理,业内震惊。8月6日,有媒体爆出中金公司投行部总经理贝多广将于近期离职,重回老东家摩根大通。
在这一轮被挖角中,中金公司作为合资券商中最本土化的投行,其雇员因“深厚的中国市场经验”和“独特国际视角”,深受外资合资券商的青睐。
资深银行家贝多广就是其中代表。贝多广于1998年(中金成立三年后)加入中金,曾参与一系列引人瞩目的交易,其中包括宝钢股份的上市与凯雷集团入股中国太平洋保险。此前,贝多广曾是摩根大通的一位银行家,而且曾在中国证监会与财政部供过职。
据《金融时报》称,中国国际金融公司最近有30位左右的高级雇员接到其外资竞争对手的邀请。伴随着哈继铭、陆垠、高挺、贝多广等一批中金公司核心骨干的离职,原来在这些“首席”或者“董事总经理”背后默默工作的员工如邢自强、王汉锋等也纷纷转投到新的东家。据一位熟悉中金公司投研部门的人士称,“中金公司的宏观与策略都快要走光了”。
短时间有如此多高管离开中金,正值中国监管部门审查摩根士丹利将所持中金34.3%的股权,以约10亿美元出售给KKR与TPG的交易。知情人士透露,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金公司在谋求上市和处理与摩根士丹利的股权关系时力图保护现有管理层的利益,并引入机制允许高管和核心雇员将“虚拟股权”变现。从而变相减少了挽留这些高管的筹码。同时,外资投行的国际品牌与其相应的国际平台,加之明显高于内资券商的薪资标准,对寻求职业突破的投行骨干具有相当的吸引力。
众所周知,如果以薪酬待遇和发展前景来衡量,国内证券机构的等级层次日渐清晰,即国外对冲基金和公募基金为第一梯队,外资投行和国内公募基金次之,而国内的券商则位居末席。
“任何中金员工离开,都是他(她)个人的决定,薪酬也是个人性质的。”中金新闻发言人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大家都看到中金的人走了,其实没看到来中金的人更多。”(来源:时代周报)
- 上一篇:服务外包人才需求紧俏
- 下一篇:金山有位坚守了几十年的“宝藏”修鞋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