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烟台公布人才状况报告:人才缺口43万多人
到2015年,全市海洋经济人才缺口为17.2万人,其中,仅通用汽车、大宇造船、鸿福泰电子等大企业,三年内就需求各类人才近7万人。报告指出,缺口中多为知识层次高、操作能力强的高技能人才,烟台的实际供应能力不足十分之一,只能靠大批量培养引进,满足人才需求的压力很大。
昨日,烟台市人才工作会议召开,并首次公布了《烟台市人才状况报告》。报告指出,截至2009年底,全市人才总量已达到136.2万人,较2004年 底增长了近1倍,其中博士、硕士分别达到1200人和1.2万人;预计到2015年,烟台人才资源总需求量为180万人,同时将存在43万多人的缺口。
在会议现场,国家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吴江表示,人才建设在保证规模的同时,更要形成人才竞争优势,在地方经济的重点领域、关键行业聚集紧缺人才,从而保证城市未来竞争力。
人才经济贡献率达50%
据统计,“十五”期间全市经济总量翻了一番,从1639亿元增长到3728亿元,人才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达到50%。
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例,2009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3771.1亿元,是2005年的3.37倍;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1.96%,比2005年提高了13.4个百分点。这其中,在全市14个省级以上园区,集中了全市50%以上的规模以上企业、8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85%以上来烟台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以及众多的科研院所。高素质科技人才创造了全市60%以上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
“蓝色人才”缺口超17万人
目前,制造业已成为烟台经济最具优势的领域,并形成了机械制造、电子信息、黄金和食品加工四大支柱产业,制造业也由此成为烟台聚集人才的关键领域。
报告指出,截至2009年底,全市机械制造、电子信息、黄金、食品加工四大支柱产业人才总量分别达到12.5万人、10.5万人、3万人和9万人,,基本形成了集开发、管理、技能人才为一体的人才高地。
尽管烟台制造业人才较2004年增加了32%、海洋经济人才增幅达26.2%,为推动制造业膨胀升级、蓝色经济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但随着蓝色经济区、高端产业聚集区和高效生态区三大重点带动战略的实施,烟台人才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将仍十分突出。
据测算,到2015年,全市海洋经济人才缺口为17.2万人,其中,仅通用汽车、大宇造船、鸿福泰电子等大企业,三年内就需求各类人才近7万人。
报告指出,缺口中多为知识层次高、操作能力强的高技能人才,烟台的实际供应能力不足十分之一,只能靠大批量培养引进,满足人才需求的压力很大。
据测算,到2015年,全市海洋经济人才缺口为17.2万人,其中,仅通用汽车、大宇造船、鸿福泰电子等大企业,三年内就需求各类人才近7万人。报告指出,缺口中多为知识层次高、操作能力强的高技能人才,烟台的实际供应能力不足十分之一,只能靠大批量培养引进,满足人才需求的压力很大。
动漫人才缺口达1.1万人
从人才产业结构看,截至2009年底,全市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人才分别达到19.4万人、59.2万人、57.6万人,比率由2004年的20.6:42:37.4调整为14.2:43.5:42.3。三产人才所占比例较2004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有力促进了全市第三产业的发展。
不过目前烟台三次产业中,二产占到经济总量的60%以上,服务业尚不足32%。根据规划,到2015年,三次产业结构比将调整为5:55:40,服务业比重将提升8个百分点以上,要求服务业人才总量和所占比重大幅提高。
目前,烟台非农劳动力中受雇于服务业的不足43%,尤其是高端服务业人才的缺乏,制约了烟台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其中,仅动漫和服务业外包人才缺口分别达1.1万人和2.4万人。
“柔性流动”引进优势人才
根据初步确定,“十二五”期间,全市GDP、地方财政收入和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要在“十一五”的基础上再翻一番,分别达到8000亿元、400亿元和20000亿元以上,城镇化率由目前的55.4%提高到63%。经济总量如此持续较快增长,必须依靠科技第一动力和人才第一资源。报告指出,今后几年,烟台人才总量年增长速度至少要达到10.2%,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为满足人才需求,在综合运用市场、行政、政策等多种手段,引导人才向制造业蓝色经济、新兴高端产业转移的同时,烟台今后完善“柔性引才”机制引入高层次人才。在“柔性流动”方式中,人才可以不挪“窝”,只以技术发明、专利项目加盟企业;也可不加盟、不入伙、不谋职位、不拿工资,不建立任何行政隶属关系,纯粹以成果投入,按效益分成等。(来源: 新华网)
- 上一篇:毕业就出国 英国人才流失严重
- 下一篇:金山有位坚守了几十年的“宝藏”修鞋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