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来中国,买鞋不容易
【中国鞋网-鞋类快讯】明天就是西方节日圣诞节了。西方的圣诞节相当于我们中国的春节,是西方人非常看重的节日,也是他们全家团圆的日子。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密切,许多外国朋友来到中国,来到石家庄,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或学习。他们中,有的已经与我们相伴多年,有的才刚来几个月。现在,就让我们走近这些生活在石家庄的“老外”们,倾听他们的故事。
穿46码的鞋,买鞋不容易
同样的年龄,同一个国度,又都穿46码的鞋、都是在省会某国际学校就读的留学生……诸多的相同之处,让安东尼和菲利普在异国他乡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昨天,记者在这所学校见到了这两位来自意大利的16岁男孩。
安东尼,黑色短发,大眼睛,皮肤偏黑,身材略瘦,而菲利普则是一头黄色卷发,白皮肤,戴眼镜,比安东尼胖一些,笑起来非常可爱。走进办公室时,菲利普手里拿着一本英语词典,据他说是担心自己的英语不太好,如果交流中记者不能理解他们的意思,可以随时翻阅词典。不过,在半个多小时的采访中,他们的词典并没有派上用场。
坐在记者对面,两个男孩刚开始时还有些紧张,会不时地搓搓手,挠挠头。十分钟后,他们不再紧张了,开始讲起自己遇到的趣事。
“在北京接受培训时,我们第一次在餐馆喝到热水。”想起当时的情景,安东尼和菲利普都笑了。菲利普说,在意大利的餐馆,除了沏茶,服务员递到手里的都是凉水。直到在北京,他们才见到了热的白开水。菲利普告诉记者,当服务员倒上热水时,他们都大惑不解,还以为是什么饮料。看到别人小心翼翼地喝时,他们也学着端起杯子,啜了一口。后来才明白,这是白水,只不过是加热的。
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圣诞节,安东尼所在的学校组织留学生们表演节目,安东尼和菲利普都被选为表演中国功夫拳的成员。眼看着圣诞节就要到了,学校开始为他们准备统一的服装和鞋子。没想到,就在选择鞋子时,学校遇到了难题。原来,他们两个都要穿46码的鞋,在其他队员的鞋子买好后,领队开始为安东尼和菲利普寻找鞋。孰料,走遍了整个鞋类市场,学校也没能找到适合他们穿的鞋。无奈,学校只好为他俩买了与其他队员虽然颜色一样,但款式不同的鞋子。“在意大利,我们的脚并不算太大。”安东尼不好意思地说,没想到,到了中国,竟然买不到自己能穿的鞋子。直到现在,安东尼和菲利普仍然穿着从意大利买的鞋。闻听此言,记者告诉他,可以到体育用品专卖店,那里肯定有适合他们的鞋子。
中国婆婆的关怀一度被洋媳妇误解
“你好,很高兴见到你们。”虽然来中国只有不到两年的时间,但是张仲梅的中文已经说得比较流利。当记者夸她的中文说得很好时,她学会了中国式的谦虚:“说得不好,只能进行简单的对话,太复杂的就听不懂了。”
张仲梅第一次来石家庄是2007年的夏天。当时她到市42中参加一个英语培训营项目,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个月,但她却爱上了中国、爱上了中国文化。“我回国后就开始学习中文,2009年大学毕业后,我再次来到石家庄。”更加幸运的是,在这里,她遇到了心爱的人,做了中国媳妇。每每想到这件事,张仲梅便喜上眉梢。
“2009年,我刚到石家庄的时候朋友少,周末或节假日的时候,只好一个人到处逛。”张仲梅说,有一次去附近一个教堂做礼拜,在那里,她遇到了一个菲律宾人和一个英国人,“他们向我走过来,想和我交流。”张仲梅说,她现在的老公小张当时是这两个人的翻译。“我们结束聊天后,他主动提出送我回学校。就这样,我们成了朋友。”张仲梅陷入了甜蜜的回忆。
张仲梅说,由于自己身处异地他乡,刚开始对小张还有些防备,担心他是个骗子。“他给很多外国人做过翻译,我通过这些外国朋友了解到,他是非常热心和善良的。”张仲梅说,在更深入地了解了小张这个人以后,她开始和小张交往起来。从相识相恋到走入婚姻殿堂,两个人用了一年的时间,“我们认识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相处得非常融洽,现在我们很幸福。”
张仲梅说,她对丈夫的家庭、生活都比较适应,也很满足,只是在最初的时候,她对婆婆中国式的关心感到不适应。“每个周末我都和丈夫一起回婆婆家去住。我们在婆家时,婆婆总会说让我多吃点,或是告诉我天气冷了,要多穿衣服了。”张仲梅说,在美国,父母从来不过问成年子女的这些事,因为这样是在暗示子女还是小孩子,还不会独立生活。渐渐地,张仲梅明白了婆婆的良苦用心,“这也是中美文化的一种差异吧,在中国,很多老人对子女的关爱都是通过照顾你来体现的,我现在很喜欢这样。”
在石家庄,感受了热情与善良
上完课后,阿什利老师没来得及放下笔记本电脑,便急匆匆赶到办公室。见到记者后,满脸歉意,不停地说着“Sorry”。阿什利个子高挑,皮肤白皙,是位热情、开朗的美国姑娘。
谈到对石家庄人的第一印象,阿什利用了“热情、善良”两个词来形容。“我刚来石家庄时不会说中文,每次想出去买东西或去某个地方都非常担心,怕迷路,不过,在街上,我总能遇到很多热心人。如果我想要买什么东西,售货员会非常耐心地猜测我的意思,直到拿出我想要的东西。”
阿什利决定学习中文,她认为,自己已经是成年人,不能总接受别人的帮助。从此,在阿什利任教的中学,她每周都要上两节中文课学习汉语,现在她已经能说简单的中文,“你好!你叫什么名字?你做什么工作?我是美国人……”“中文太难学了。”阿什利说。
谈起在中国的生活,阿什利说这里跟美国没什么不同,“每到周末我就会和几个朋友一起去商场购物,或是去附近的地方游玩。”阿什利说,唯一让她感到有些遗憾的是,这里电影院放映的电影大多是中文的,而且没有英文字幕。
对于即将到来的圣诞节,阿什利表示虽然也会想念家人,但她不会感到孤单,“学校的老师准备为我们举办一个晚会,而且在石家庄我有几个从美国来的朋友,我们约好了一起过节,会很热闹的。”
阿什利今年8月份从美国一所大学毕业,学的是金融会计专业,她来中国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想多了解一些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这样对我回美国后找工作会有很大帮助。”阿什利说,现在很多美国公司都很看重有国际化视角的求职者,“中国经济迅速增长,很多美国公司都希望能来中国投资,他们也需要有在中国工作经历的人帮他们了解中国。”
- 上一篇:有人看到穿440码鞋巨型外星人
- 下一篇:离职前起贪念 盗窃产品鞋被批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