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倾力打造信用之城 助推鞋业转型升级
【中国鞋网-行业新闻】敢为天下先的温州人,曾经因为区域信用缺失尝尽了苦头。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温州吸取教训,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坚持不懈推进信用建设,重建区域信用。十年信用温州建设,倾力打造信用之城,留下了无数个精彩的历史瞬间。
十年“诚信日”,知耻而后勇
1987年8月8日,是温州人刻骨铭心的一天。就在那天,杭州武林广场上燃起一把大火,把“耻辱”二字深深烙印在温州人的心中。自此,知耻而后勇的温州人走上了重建温州信用、重塑温州形象的“诚信”之路。
1993年,温州市政府引导温州企业界树立了“质量上、则温州上;质量下,则温州衰”的理念,确立了“质量立市”战略,在全市实施“358质量系统工程”,即从1993年开始到2000年,分别通过三年、五年、八年的阶段性努力,使温州主要产品的质量逐步达到全省、全国先进水平和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外挽回温州产品的质量声誉。1996年,温州市提出“质量立市、名牌兴业”口号,赋予“质量立市”以新内涵。
1999年12月15日,在新世纪的前夕,温州人胸中压抑了十二年的郁结之气,终于吐出。那一天,成为温州现代市场经济进程中隽永的一笔。温州奥康集团总裁王振滔,在浙江皮革协会领导以及温州市领导的见证下,点燃了2000多双假冒温州名牌的劣质鞋,为所有温州人长出了一口气。当时的《经济日报》说得好:“12年前一把火,烧温州人的劣质鞋;12年后的火一把,温州人烧仿冒温州鞋的劣质鞋。”奥康的这把火,无疑是温州在上个世纪90年代诚信意识觉醒的最好注脚。
2002年6月6日,温州市委召开“信用温州”建设动员大会,号召全市上下积极行动,全力打造“信用温州”金名片。同年温州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正式将8月8日列为温州的“诚信日”。今年8月8日温州市迎来了第十个“诚信日”。
十年探索,十年建设,让温州在市场经济的摸爬滚打中愈加明晰: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本质属性,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的一项基本制度。没有诚信,就不可能有良好的市场秩序,不可能有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更不可能真正形成和谐、友好的社会氛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区域竞争中,信用是生产力,更是竞争力。
在2002年的“诚信日”活动中,温州市组织了万人诚信签名活动,拉开了信用建设活动的帷幕。
2006年“8·8诚信日”期间,温州市与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家工商总局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了“中国企业信用论坛—走进温州”大型活动,引起企业界的广泛共鸣。温州市信用办与市工商局联合组织企业全程信用管理培训班,帮助企业增强信用风险管理意识,提高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对信用风险的识别和防范能力,200多家企业参与了信用培训。在声势浩大的诚信主题活动中,温州市各行各业、社会各界、广大企业纷纷自发组织,上演了一曲曲诚信奏鸣曲。
2007年8月8日,温州的第六个“诚信日”,同样在杭州武林广场,以“信用温州、品牌强市”为主题,点燃了第三把烈火,但这一次,是一把诚信之火,一把品牌之火,一把创新之火。52家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温州企业齐集杭州武林广场,进行了品牌展示。来自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台、浙江日报等国内、省内及香港特区共53家媒体,以及搜狐网、新浪网、浙江在线等互联网网站,以多种形式,记录下这一精彩的时刻。
2008年、2009年、2010年……“8·8诚信日”,让诚信在温州扎下了根。
建立信用制,更上一层楼
如果不从信用制度、信用体系建设入手,缺乏坚实的基础,信用建设将永远是那水中月、雾中花,无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温州政府深明这个道理。
为了在更高层面上整合温州的城市信用资源,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2005年,温州市政府委托国务院研究室编制了《温州市现代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方案》。《规划方案》明确了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成为温州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明灯”。
打造信用信息资源库,是温州政府在信用体系构建上的重要一步。2004年,温州市政府出台了《温州市企业信用信息征集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启动了企业信用信息交换平台建设。至今,已有工商、税务、质监、社保等19家单位参加信息交换平台,系统汇集了十几万多家企业的基础登记信息、100多万条企业信用信息。企业在信用交换平台上留下的信息,如同一张张 “电子身份证”,其信息将为考察企业信用提供依据,增加了企业的失信成本。
2005年,温州市还引进了中诚信等国内知名征信第三方服务机构,对300余家企业和担保公司进行资信评级。以市场的运作方式,更规范地推进企业自律。
加强监管、形成激励,全方位实现企业的信用升级,是温州市政府在信用体系构建上的重中之重。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温州各部门、各行业加强资源共享,形成独特的“政府主导,多方联动,企业响应,市民参与”的温州信用体系建设模式,以市场和政府的共同发力,打开温州信用体系建设的新局面:
温州市工商系统、税务系统全面启动企业信用评价机制,推出企业信用监管和纳税信用等级评定,整合监管体系,加大对失信企业的整治力度;温州社保系统对用人单位的劳动保障进行书面审查,建立起用人单位劳动保障诚信档案;温州金融机构主动开展民间融资监测及调研工作,建立起银行业与10个重点行业协会(商会)定期联系会议制度,出台了加强民间融资管理的意见和重大金融突发事件预警机制,有效引导了民间资金投向,规范了民间融资秩序。
2004年,为健全企业信用建设激励机制,温州市还建立了“创建信用企业先进单位”评选制度,由市经贸委、工商、税务等十几个部门组成联评小组,对企业守信度进行综合评价,由市政府予以授牌。从2004年至2009年,温州市共有400多家企业获得“创建信用企业先进单位”称号。
2010年,温州将信用建设拓展到行业协会(商会)领域,下发了《关于开展行业协会信用建设试点的通知》,启动了行业协会(商会)信用建设试点工作,依托行业协会(商会)在政府和企业中的纽带作用,拓展了“信用温州”建设的新领域。目前已经有包括服装、律师等7家行业协会参加试点。
十年磨一剑。十年的信用建设,让温州产品的品质不断提升,声誉鹊起,重塑和提振了温州区域形象。截至2010年底,温州市拥有行政认定中国驰名商标30个、中国名牌产品38个,成为拥有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最多的城市之一, 2008年温州市还入选 “中国十大品牌之都”。“信用温州”建设还孕育了温州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从2005年起,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连续将温州评为城市金融生态等级最高的Ⅰ级城市,截至2011年2月末,温州银行业不良贷款率0.4%,比2010年末下降0.05%,继续成为全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率最低的地级市,资产质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根据2010年一份针对外地消费者的问卷调查显示,有80%的受访者认为温州企业信用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温州企业和温州产品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同。
真情“诚信路”,有苦更有甜
十年信用建设,无数闪光的身影、无数动人的事迹,织就了这一条千辛万苦、却又让所有温州人甘之如饴的蜕变道路。十年,太多的片段被定格,太多的骄傲被书写,太多的勇气和承担凝成了岁月中华丽的篇章。
新疆德汇实业集团董事长钱金耐,就是其中之一。2008年1月2日,一场意外大火,让钱金耐遭遇人生最大的考验。2006年刚刚落成、总投资3.8亿元、汇集了3000多商户的新疆德汇国际广场,突发火灾,钱金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1亿元。风雨拼搏二十载,当所有的心血和成果都被一把大火吞噬的时候,见惯了大风大浪的钱金耐,在那天也忍不住掩面而泣。
灾后第8天,在德汇国际广场商户大会上,一身黑西装的钱金耐在发言中三次拭泪,但他并没有选择回避或放弃,相反数次提到“责任”两字,做出灾后重建的承诺。在3000多商户期盼的眼神中,钱金耐郑重宣誓:“不让政府出一分钱,完全依靠企业自身的条件、能力,有限公司承担无限责任,以确保3046户受灾商户的直接损失得到100%赔偿。”钱金耐没有食言。2010年10月,新德汇国际广场建成封顶,完成4.7亿元赔偿。2011年6月,新德汇国际广场开业经营,钱金耐终于用3年时间完成了100%的赔付目标。
当问及他用这么多时间上完一堂诚信课值不值得时,钱金耐只有六个字:尽责,才能心安。无论是掌声、荣誉,还是讽刺、艰难,钱金耐用他的执着,托起温商心中“信用”的分量。
如果说钱金耐用个人真情践行了温州人虔诚的信用守则,那么温州剃须刀行业协会则用法律和规范,捍卫了温州剃须刀行业的整体信誉。面对国外专利挑战,温州剃须刀行业协会以非凡的勇气和胆量,彰显出温州企业对信用的珍视。
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末的剃须刀行业是温州轻工支柱产业中一个新兴行业。2002年1月,在温州市政府的扶持下,年轻的温州剃须刀行业协会宣告成立,这是我国唯一一家剃须刀行业协会,标志着温州剃须刀行业开始迈入组织化、规范化的生产行列。
成立不久,协会就迎来了第一次“大考”。2002年,飞利浦以侵害了其1995年和1998年申请的两项外观专利为由,将温州十几家剃须刀企业推上了被告席,其目的在于迫使温企放弃国际市场。一方是世界500强企业,雄居全球剃须刀行业的老大。而一方则是名不见经传的温州民企,可以说,这不啻是一场“大象跟蚂蚁”的较量。
在最初的惊愕过后,温州剃须刀协会立即组成科研项目组,启动了剃须刀行业专利战略研究,广泛搜集分析了国内外剃须刀专利申请情况,为应诉提供了充分的事实依据。同时,温州市政府也大开绿灯、积极辅助,为协会做好后备工作。在无后顾之忧后,协会确定了应诉策略。经过三年半时间,这场牵涉7个部门、6场官司的专利诉讼案终以温州剃须刀企业的胜诉告终。龙头老大飞利浦失去四项专利。
专利案让协会对企业信用二字有了更深理解,温州市政府也以此为契机,深入引导协会注重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实现行业“有牌无名”零的突破。《行业维权公约》、《剃须刀行业(企业)管理制度》和《劳动合同书》范本,协会的一项项规定不断完善行业的自律准则;相关职能部门牵头,协会主导的产业集群等课题的调研,进一步明确了剃须刀行业的发展规划;及时反映企业困难与诉求,赢得政府支持,协会以争取到的省、市、区各级政府奖励与专项资金,不断增强行业的凝聚力。
从市民到政府,从企业家到行业协会,在建设“信用温州”的道路上,温州全民行动、全城行动,用真情真意结出累累硕果。未来,温州将以诚信为核心,打造更有公信力的政府、更重信誉的企业,培养更高素质的市民,以促进政府转型、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为构建“三生融合”的现代化国际性大都市奠下坚实之基。
- 上一篇:时尚色彩风蔓延童鞋市场
- 下一篇:晋江多维赋能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