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低端:中国鞋企的生死命题
【-行业新闻】岁末的杭城,时常沉浸在冬日雾霭中。
此间召开的全省中小企业工作会议,却以一组数据将笼罩人们心头多时的浓雾驱散:今年以来,我省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出口交货值和利润总额分别增长了10.8%、21.5%、14.2%和16.9%。
这组数据传递出信息:2011年,浙江民营企业总体不错。
即使在风口浪尖的温州,企业倒闭潮也并未如外界传言,据当地工商局统计,企业数量仍然保持持续增长,关停企业数量与去年相比并未异常增加。在全省,来自省工商局的最新数据也显示,截至11月底,全省新设市场主体12.4万户,注销3万户,在册总户数比去年增加6万户。
面对困难,面对疑问,稳定增长就是最好的回答。
走出低端 企业的生死命题
企业,如同行驶在茫茫商海中的一叶扁舟,有时会被推上风口浪尖,有时也会跌入波谷,甚至被巨浪吞没。
回望2011年,我们不难发现众多颠簸起伏甚至于沉没的企业帆影:
他们或困于日渐狭窄的生存空间——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员工工资的大幅上升、人民币升值,招工难、电荒、资金链骤紧……
他们或被节能减排的压力倒逼——今年全省有200多家铅酸蓄电池企业因污染被关闭,有74家企业的落后产能必须淘汰。
他们或遭遇国际市场风云突变——以光伏企业为例,欧洲光伏政策调整,加上债务危机导致市场低迷,美国市场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诸种因素造成行业去年火热、今年冰冷。
他们或因民间借贷资金链的断裂而“猝死”——温州一些老板的“跑路”事件,吸引了广泛关注,揭示了民间借贷乱象。他们陨落的轨迹大多相似——大量投资地产,或涉足巨额民间高利贷,债务链条复杂,短贷长投,盲目多元化扩张、偏废主营业务。
起起落落,有生有死,优胜劣汰,本是市场经济的常态。即使是在美国,纳斯达克退市死亡的企业,10年中也占到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
解读死亡往往比赞美成功更有意义,因为每个企业都会打上一个时期一个行业的烙印。
循着这些民营企业艰难的步履,我们的思路却越来越清晰:企业现在遭遇的种种困难,深层次原因还是低端锁定。绝大多数的加工贸易型、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因为处于产业链的低端,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品牌和研发设计的缺失,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无法获得“话语权”,也难以消化上下游叠加的压力。
以实业起家的一些温州人对实业的逃离,折射出一个时代的拐点:处于产业链条低端、单纯依靠低成本优势高速增长的“黄金年代”已经过去,在世界市场独领风骚多年的“中国制造”面临新的挑战。
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在产业链高端占有一席之地,成为浙江民营企业必然面临的生死命题。
扎根实业 需要智慧的坚守
不平凡的2011年,与“跑路”相反的,是更多民营企业的坚守,坚守实业,坚守主业。
实业乃一国经济的基础。日本、德国、韩国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功,是因为他们拥有大批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民营企业。而经过国际金融危机的洗礼,从奥巴马宣布“制造业回归”到设立1万亿美元的5年招商引资计划,再到“制造业政策办公室”的成立,都显示美国重振制造业的决心空前。
从浙江来说,当前制造业仍是我们的优势,且有巨大提升空间。坚守实业,既是强国强省,也是强壮自身的明智选择。对部分企业来说,放弃主业搞副业、放弃实体搞虚拟的现象需要“纠偏”。
坚守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在慈溪长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长土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从1985年办厂到现在,王长土从来没有考虑过做别的行业,甚至连股票都没炒过,“我就是想把主业做成百年产业。”
温州鞋城霸力路18号,昔日鞋王霸力集团的生产大楼,如今已经被郑志成的宏诚鞋业取代。“霸力”是郑志成的老东家,因为盲目投资导致资金链断裂。看过了太多企业失而复得、得而复失,郑志成在自己实力具备之后,选择了将厂房搬到“霸力”原来的生产大楼,“这样做,是为了时刻提醒自己,要专注做实业。”
坚守是一种文化。在慈溪周巷,无论是农行的80多家规上企业贷款客户,还是农村合作银行近400家小微企业贷款客户,今年以来都没出现过一笔呆坏账。在当地人看来,最重要的原因是周巷务实的商业文化基因,企业普遍专注于主业,不那么热衷于赚热钱、快钱,不盲目搞多元化投资,经营风险控制得比较好。
放眼看去,在世界企业的长河中,欧洲和日本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为12.5年,美国是8.2年,德国500家优秀中小企业,有四分之一都存活了100年以上。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文化的积淀。
坚守更是对智慧的考验。从痛不欲生到绝境求生,再到浴火重生的飞跃集团,是众多浙江民营企业危中求机、“把坏事变好事”的缩影。既要看得长远、抵制诱惑,又要做得下去、披荆斩棘,全靠企业主的勇气和智慧。(-最专业最权威的鞋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