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知名鞋服品牌再陷"高库存"梦魇
【-行业新闻】继李宁、美特斯邦威、凡客诚品、海澜之家等鞋服品牌相继被曝出高库存量后,高库存已经是鞋服行业不可忽视的问题了。
库存压力困扰企业发展
在高速增长的黄金十年,本土体育品牌不断增加的门店带来了资本的积累,也带来了大量的库存。品牌企业出现的“库存门”作为行业增速放缓的信号相继释放出来。
以美邦服饰2012年第一季度财报为例,库存量为23亿元,营收额为26亿元,库存量占营收额的88%以上。此前,在安踏、等泉州上市鞋企的2011年财报中,“高库存”同样成为困扰企业的难题。
根据安踏公布的年报表来看,直到2011年12月31日,安踏的库存总金额为6.18亿元,与2010年的4.54亿元比起来增长了36.1%,与此同时,公司的存货周期也较往年的36天增加了两天,变为38天。另外,安踏为了支持经销商,将收款期限从19天延长至26天。
2011年上半年,存货高达9.92亿元,较2011年初增加1.86亿元,同时还斥巨资从经销商那里购回未卖出的产品。据有关数据预测,李宁集团在未来的几年中,可能需要再购回大概15亿元的存货。另外,特步2011年半年报披露,存货金额达到8.87亿元,同比增幅约为92%,平均存货周转日数从46天升至81天。
据了解,行业内库存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一般来说10%-20%的库存都被视为安全库存,也属于大多数企业的可控范围之内。但是,更多数据表明,目前大多数的鞋服企业库存积压指标已经明显高于这个数字。“即便是以后厂家都不生产了,光靠库存货就能够提供国内市场3年的销售。”石狮一家服装企业品牌负责人如是说。
调整策略寻解决之道
为了摆脱高库存的梦魇,鞋服品牌不仅仅只是进行传统的打折促销模式,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积极推进渠道体系改革,进行渠道优化。
在经销模式的合作上,积极探索一个更科学更合理的模式。“比如我们不断研究从产品研发到供货、货品上市的周期,希望将其缩短在一个更科学的周期内。这样无论从流行趋势的预计,还是对市场销售的把控,都会更加到位,也可以给我们提供更好的数据支持。”卡宾服饰(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紫明如是说。
据悉,李宁在过去的一年投入3亿元左右用于回收库存。而作为清货的通路,李宁的“工厂店”也正在发挥作用,平均每店的月流水一度达到40万元,高于折扣店和品牌店。
“这种尝试,是品牌专卖的补充。通过渠道的下沉,在一些区域开设工厂店和社区店;另一种是通过线上的销售,成立专门的团队运营网上销售;增加团购机构,与一些员工比较多的企业增加一些团购活动,通过多渠道销售达到库存的消化。” 晋江一家上市企业品牌负责人介绍说。
业内人士表示,多渠道营销,使品牌更加大众化,满足各种购买能力的消费群体的需求,在释放企业库存压力的同时,也扩大了消费群,将给鞋服行业注入新的活力。(中国鞋网-最权威最专业的鞋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