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品牌踏足慈善界 消费者“热情买单”
【中国鞋网-要闻分析】买一双TOMS鞋,贫困小朋友也能得到一双鞋;买一件H&M慈善童装,25%销售收入就用于贫困儿童教育……今季时尚品牌踏足慈善界的脚步继续迈开,记者获悉,面对货架上这些贴着慈善标签的时尚商品,消费者用“热情买单”予以回应。
有爱的商品备受追捧
来自某调查公司的数据显示,86%的消费者愿意对那些为改变世界做出贡献的企业产生好感,并决定是否购买产品;73%的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愿意转向因为参与某项公益活动的企业。记者从上海各大品牌专卖店了解到,有爱的商品确实比较受关注。8月,DKNY & FEED配饰系列在国内开始发售。据了解,该系列是DKNY为响应FEED向全世界民众提供粮食援助而特别设计生产的。北京专卖店销售人员告诉记者,销售情况很不错,几乎每天都有人来询问。
无独有偶,屈臣氏近日携手高夫、巴黎欧莱雅、我的美丽日志等供应商,开展了一场名为“百里爱心接力”活动。共集结超过30万元以支持香港苗圃行动的助学计划,给贫困地区的孩子们送去温暖。正在该店选购商品的王小姐告诉记者,平时就爱在这里淘点性价比高的美容品,自从听说有这项慈善活动,就觉得更应该支持这样的品牌了。
做慈善不是玩票是坚持
有消费者质疑,时尚品牌做慈善是一种营销手段。对此,在法国专修奢侈品管理的Selina认为,每个品牌都可以做慈善营销,但是难在长期坚持。记者了解到,包括古弛、万宝龙、欧米茄、宝格丽、马爹利在内的多个知名品牌的慈善之举通常时间跨度都比较长。
近日,在艺术界备受关注的年度“马爹利非凡艺术人物”获奖艺术家作品巡展来到上海美术馆。据了解,本届四位获奖的艺术家在各自艺术领域声望斐然,包括艺术家刘京、雕塑家向京、油画家叶永青和摄影家菲利普-洛卡·迪科西亚。“品牌与艺术家保持密切联系其实早在三个多世纪前已经开始,从2004年在国内首次举办艺术展至今,也有9年了,这是品牌看重并褒奖具有独立思维与才情的艺术家们的一种慈善方式”,资深洋酒编辑Herry介绍。另据记者了解,马爹利于2007年创立艺术基金,长期支持中国艺术教育和年轻艺术家。
健康生活理念变附加值
采访中,品牌高层们纷纷表示投身慈善事业的终极目的是希望他们的消费者关注慈善、参与慈善。换而言之,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额外获得了一份净化心灵的健康生活理念。
与许多品牌不同,来自香港的六福珠宝热衷将传播美丽作为一种慈善事业。继“香港小姐竞选”、多伦多“华裔小姐”之后,今年品牌再次成为该大赛的金钻后冠独家赞助商。在金钻后冠试戴会上,花费数月打造的后冠首次亮相,超过40克拉600多颗钻石及红蓝宝石,价值逾人民币300万元。靳羽西告诉记者:“在选美比赛中,后冠被赋予了一种责任,将中国美展现给世人的责任”,所以这种合作也为品牌赚得了美丽的附加值。
同样,以倡导健康生活的easyoga,在销售瑜伽服饰之外,创办了第一届瑜伽大使选拔赛。在决赛现场,积极向上的乐活瑜伽者终于诞生。为了让选手更真实地感受心灵净化的过程,大赛还特别安排许多公益活动,包括到儿童康复中心与患有自闭症的儿童近距离接触。(中国鞋网-最权威最专业的鞋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