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持续低迷 鞋服企业如何为员工减压
【中国鞋网-营销管理】国内外经济仍在低谷的泥淖中徘徊,多个行业回暖的迹象都不明显。在业绩就是生命的企业中,员工们正在承受着重重压力。
近日,中国医师协会等国内权威机构发布的一项调查报告称,由于经济形势低迷,超过三成的企业员工每天工作9~10个小时,超过3/5的受调查员工认为加班已经常态化,普遍表示工作压力日渐增大、有很多负面情绪。在低迷的经济环境中,企业如何疏解员工压力,使企业与员工双双受益?
员工普遍认为压力大
方建供职于浙江一家外贸公司。最近半年来,他所在的团队天天奔波,月底却只能拿到3000元的底薪。
“公司每月给员工下达了销售任务,但行业形势如此低迷,开发不到新客户,想要完成销售任务,只能依靠低价与老客户做买卖。这样的结果就是,除基本工资以外,根本拿不到提成。”方建告诉记者。
方建介绍,一方面,贸易行业受经济环境影响非常明显,行业竞争尤其激烈,各家公司的价格几乎是透明的,企业间的定价相差不大,为了开发客户,纷纷做亏本买卖。另一方面,如果货物卖不出去,就只能留在仓库里,不但会占用资金,而且新货会一直过来,加剧库存压力。
方建说,他也想过跳槽,或换个行业,但畏于当前的就业形势而不敢动。如今,订单任务每天都会分派到他头上,“每天都在顶着巨大压力做无用功,感觉不到希望的存在。”他说。
在当前低迷的经济环境下,如方建一般深受压力困扰的企业员工并不少。
近日,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院协会等联合发布的《企业健康管理及公司人心理健康状况大调查白皮书》显示,由于目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低迷,有超过三成的企业员工每天工作9~10个小时,超过3/5的企业员工认为加班已经常态化,受调查者普遍表示工作压力日渐增大。
企业转嫁自身压力
重庆瑞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朱炳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经济下行期,许多公司为了节约成本、增加效益,把压力转嫁到员工身上,这是非常危险的做法。
而在资深企业管理咨询师、和君咨询集团高级合伙人夏忠群看来,员工普遍感觉压力大,很大一部分原因还在企业身上。
“面对低迷的经济环境,企业家没有扛起压力,反而是将压力转换成任务强加于员工,是员工压力大的最直接原因。”夏忠群说,“还有一个可能,就是企业有意隐瞒困境,缺乏有效的沟通,让员工感到不安”。
“毫无疑问,企业家没有让员工看到他的勇于承担。转嫁压力的话,对企业家、对企业都会带来负效应。”夏忠群说。
知名心理咨询专家、左岸方舟心理咨询公司创办人徐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她接触到的一些前来咨询的企业人的情况来看,在经济低迷的环境下,员工所承受的压力,主要来自于眼前的业绩压力、职场工作环境冷漠、裁员以及对自己和企业没有看到光明的未来。
前面提到的调查报告也认为,超负荷的工作压力、购房买车的经济压力、现代社会活动所需要的团队合作与机会竞争的矛盾和心理冲突,正在一波接一波地冲击着企业人。在持久而无缓和迹象的紧张压力下,企业人普遍负面情绪太多,影响企业效率。
建议
缓解员工压力 企业有三招可用
员工普遍认为压力偏大,企业该怎么做?专家认为,企业作为更为强大的个体,应将员工承受的压力主动转移到自己的肩上。
用实际行动勾画愿景
夏忠群认为,企业应站出来,结合核心业务,分析市场未来,用实际行动为员工描绘一个愿景,让员工看到危机只是暂时的,相信企业有美好的未来。“员工对企业有信心,对阶段性压力的抵抗力就会提高。”他说。
朱炳清也表示,公司应该有美好的愿景,有长远的发展规划,并应给予员工一个实现价值的平台。在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下,让员工真正认同企业,就算有暂时的压力,员工也会坚信企业与他们站在一起,愿意与企业共担风雨。
朱炳清认为:“就算牺牲公司利益,也要保证员工的需求。”他表示,尽管今年行业不景气,但他仍上调了部分员工的待遇,涨幅虽没原来大,但与降薪或裁员相比,员工的情绪明显缓和了许多。此外,给员工承诺的年终奖也将兑现。“只有让员工看到付出了就有回报,才能保证员工的积极性。”朱炳清说。
而重庆石生国际茶叶城负责人叶石生,甚至在今年为3位老员工支付了商品房的首付。“在目前的大环境下,普通员工的经济压力更大,生活上的负担往往影响着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最终也会使企业受影响。”叶石生告诉记者。
有效沟通为员工释疑
夏忠群表示,当企业面临困难时,应该及时、透明地与员工沟通。“如果看不清企业和自己的境遇,员工承受的压力必然会超过经济困境带来的压力。”夏忠群说。
重庆工商大学MBA中心主任冯仁德也告诉记者,经济大环境低迷时,企业更应该让员工了解形势,感受到自身对于企业的价值,从而降低压力感。
徐凌也表示,成熟的企业,除了与员工保持良好的沟通外,对其家庭也应给予一定关注。这方面应向先进企业学习,建立起EAP(员工援助计划)服务等制度,使员工处在良好的工作氛围中。
趁机加强员工培训
冯仁德认为,企业的“清闲”时期是为员工充电的良机。企业管理者应当在淡季多组织员工培训学习,“一方面可以帮员工强化专业知识,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员工学习,可以将员工的注意力从获得个人业绩上转换到知识学习中来”。
夏忠群也表示认同,但他进一步指出,不能仅以转移注意力为目的做员工培训。企业应该让员工明白,培训学习是为实现企业未来美好的愿景在做准备。同时,企业应保证员工的待遇保持稳定。“在这种基础上组织员工培训学习,将是一个疏解员工压力的有效办法。”夏忠群说。(中国鞋网-最权威最专业的鞋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