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运动品牌库存下降不足表明市场回暖
【中国鞋网-行业新闻】用“内忧外患”来形容当前本土运动服装品牌的处境显然再贴切不过了。在经历2008年奥运营销的短暂光鲜之后,特别是自去年以来,、、、等本土几乎无一例外地面临后奥运时代的低需求和高库存等问题。
当本土企业还在为消化库存疲于奔命时,、等国外知名运动品牌则加快了分食中国运动服装市场的步伐。调查显示,截至2012年底,耐克在中国运动服装市场占有12.1%的市场份额,而阿迪达斯也逐渐成为我国主要的运动服装零售商,市场份额稳步增长。
库存降低难言市场回暖
根据不久前公布的2012年报,李宁公司2012年存货为9.2亿元。安踏公司2012年存货为6.87亿元,比2011年的6.18亿元增长了11.17%;平均存货周转天数也同比增加了13天至51天。国际2012年存货5.83亿元,平均存货周转天数为70天,比2011年的63天增加了7天。361°公司2012年库存为4.6亿元,同比增长950万元,公司2012年平均存货周转天数比去年底增加至56天,而上年同期为40天。此外,匹克公司2012年的库存也达到了3.9亿元。
今年以来,本土运动品牌去库存化的成效逐渐显现。就在不久前安踏集团董事长丁世忠向外界透露,安踏公司的库存已经消化得差不多了。李宁公司也传出了缺货的消息。
不过,有关专家认为,尽管安踏和李宁公司已经释放出库存下降的信号,但并不足以表明本土运动品牌已经走出市场低迷的困境。在去库存的过程中,几大运动品牌相继关闭门店,根据不完全统计,李宁去年关闭了1821家分店,安踏关店近600家,特步关店近100家。这种渠道的收缩,对于后期企业业绩的提升,仍然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素。
毕竟,在各大运动品牌的市场战线收缩的情况下,除非继续提高经销商库存,否则2014年的订货情况仍然难言乐观。而问题是自去年以来,各大品牌直营店的折扣也越打越低,这让加盟店在抵御市场下滑面前更显得无能为力。
此外,从公司公告看,本土运动品牌的订单情况并不理想,361°公司2013年冬季订货会与上届冬季订货会相比,订单减少了约17%;特步2013年四季度订货会的订单金额(按批发价值计算)较上年同期下滑了约15%至17%;安踏2013年第四季度订货会的订单金额(按批发价值计算)也同比下跌了5%至15%。
由此看来,订单下降、利润下滑仍是本土运动品牌面临的最大难题,在市场回暖疲软的形势下,本土运动品牌的复苏之路仍然遥远。
抱团取暖尚存变数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马光远撰文指出,未来几年,我国本土运动品牌将迎来最为寒冷的冬天,这种行业的大调整,除了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以及行业自身周期调整外,最根本在于品牌本身低成本扩张模式的难以为继。
中投顾问轻工业研究员熊晓坤也认为,国内几大运动品牌业绩下滑,重要原因之一在于运动品牌盲目发展致使其自食恶果,各大品牌并未准确预估市场容量,盲目扩张门店、扩大产能最终陷于高库存、低利润水平的境地。
而本土运动品牌企业似乎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一问题,也逐渐意识到盲目扩张的竞争模式,无论对于对手还是自己都是一把双刃剑。加之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品牌咄咄逼人的攻城略地,体育品牌纷纷表示必须“抱团取暖”。
丁世忠表示,目前国内企业整体规模偏小,整体规模还不到耐克的十分之一,如果每家企业分散着,很难和国际品牌相抗衡,只有通过抱团合作,建立良性竞争机制,首先锁住国内13亿人口的巨大市场,赢面才能更大一些。
有关专家认为,尽管业界对“抱团取暖”的观点十分认同,但由于国内运动品牌在产品、渠道、品牌战略等领域的同质性趋势十分严重,激烈的竞争肯定无法避免,彼此之间能否真正捏合到一起仍然有许多不确定性。
也有一种观点认为,在龙头企业“抱团取暖”的背后,也意味着新一轮的行业整合,特别是对中小型体育用品公司的整合将成为全行业的重要课题。根据《2012年中国体育用品产业发展白皮书》,虽然目前国内有上千家运动品牌,但未来能在中国本土活下来的品牌不超过6家至7家。这意味着,在未来几年内,行业内的整合将更为频繁。(中国鞋网-最权威最专业的鞋业资讯中心,合作媒体:)
- 秋日幻想集丨ABCKIDS 2025秋季新品订货会圆满成功!
- ABCKIDS新品丨冬日探索 从绒而行
- LOOZU龙足有红则灵
- 这双鞋销售暴涨600%
- LOOZU龙足「巳」来运转 步步胜意
- LOOZU龙足机能映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