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手机站

微博 |

我的商务中心

中鞋网,国内垂直鞋类B2B优秀门户网站 - 中鞋网 客服经理 | 陈经理 钟经理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政策法规 > 商务部十大措施扶持电商 未来2年交易将超18万亿

商务部十大措施扶持电商 未来2年交易将超18万亿

2013-11-26 08:39:16 来源:中国鞋网 中国鞋网 http://shoes.efef.com.cn/
     【中国鞋网-行业政策法规】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后,商务部开始部署促消费和内贸流通工作,发布促进电子商务实施措施,并召开培育市场增长点扩大消费工作视频会议,多方面构建扩消费长效机制,释放扩内需信号。

  11月21日,商务部公布的《促进电子商务应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到2015年,要使电子商务成为重要的社会商品和服务流通方式,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18万亿元。

  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部副主任赵萍表示,未来扩内需的重要领域包括与电子商务相关的信息消费、服务消费、传统商品消费等,建议出台相应政策推动消费。

  流通行业痼疾有望解决

  11月22日,商务部召开的培育市场增长点扩大消费视频会议作出了一系列部署,首先提到,要发展现代流通为动力,提高流通效率,促进便利实惠消费。

  “一般来说,措施和政策第一条都是最重要的、还没有解决亟待解决的问题。”商务部特聘专家、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扩消费、启动内需,将中国经济增长转变到靠内需拉动,流通体制的变革最为关键。而条款分割、地域封锁等是流通行业的痼疾。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宋则曾表示,对内开放不足、流通渠道阻塞,使“有供给、无处卖”和“有需求、无处买”的矛盾依然尖锐。

  洪涛认为,解决流通体制痼疾需要解决两个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在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界定上,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的提法力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将其作用提到决定性的地位,“接下来,看中央如何解决统一决策和条块分割的问题。”

  “多头管理”需要统一

  我国商品在国际国内的流动并没有完全畅通,没有形成统一的“贸易”。在商务部流通发展司司长向欣看来,重要的原因在于内贸实施了“多头管理”。

  他曾在7月召开的中国特色流通体系“顶层设计”研讨会上称,“最主要原因是政府机构仍是各个行业的管理部门。”

  向欣认为,核心是政府流通管理职能的转变。中国的内外贸管理有差距。外贸实现了面向市场主体的公共商务管理,一切进出口企业或经济主体都是其服务和管理对象,而对内贸流通仍强调行业管理,即只由内贸部门进行管理。

  向欣也透露,从部门行业管理向商务行为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转轨,可能是商务主管部门今后转变职能的一个主要方向。

  洪涛建议,可采取两步走:第一阶段建立以商务部为主导的流通联席协调会议机制,第二阶段建立以商务部为主的大部制机制,统一对流通实行宏观调控。

  “将工农业经营主体的交易行为统一纳入流通管理和服务范围。”洪涛说,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统一决策,长期的“政出多门”很难形成统一的决策体系,因此建议以商务部为主导对流通进行宏观调控。

  电商作为技术力量待扶持

  电子商务的兴起与发展,作为技术元素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地方封锁、保护主义等阻碍商品自由流动的行政管理问题。

  “技术的发展能够助推体制改革。”洪涛表示,电商的异军突起和网购的爆炸性增长,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突破区域自由流动。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称,三季度中国网络购物交易规模达4547.6亿元,同比增长42.4%。

  “但技术发展也需要政策支持。”洪涛强调。

  1993年,中国开始引入和发展电子商务,经历2000年左右互联网泡沫破灭后又慢慢兴起,现在正处于培育期到发展期的过渡时期。今年3月,国务院副总理汪洋指出,对电子商务要“以发展为主,管理为次”,也即以扶植为主,规范为次。

  商务部出台了《电子商务发展十二五规划》,并于21日发布《促进电子商务应用的实施意见》推出十大措施促进电商发展。

  中国互联网数据中心主任胡延平指出,银行与第三方支付之间的限额等产业瓶颈、市场化与非市场化之间的机制冲突、传统零售业与互联网电商的利益冲突,都是目前难以忽视的发展障碍。中国鞋网-最权威最专业的鞋业资讯中心。合作媒体: 

在线咨询

姓名
电话
留言

快捷留言

  • 请问我所在的地方有加盟商吗?
  • 我想了解加盟费用和细则。
  • 留下邮箱,请将资料发给我谢谢!
  • 我对加盟有兴趣,请迅速联系我!
  • 我想了解贵品牌的加盟流程,请与我联系!
  • 请问投资所需要的费用有哪些!
中国鞋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谢谢!也欢迎各企业投稿,投稿请Email至:403138580@qq.com
我要评论:(已有0条评论,共0人参与)
你好,请你先登录或者注册!!! 登录 注册 匿名
  • 验证码:
推荐新闻
热门鞋业专区
品牌要闻
品牌推荐
热度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