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鞋业升级转型告别“山寨模仿”
【中国鞋网-行业新闻】当“山寨精神”、“广告轰炸”的方式不再灵光,中国制鞋企业如何破局?记者从21日闭幕的第十七届中国(晋江)国际鞋业博览会上发现,不少鞋企正告别过去的生产经营模式,以科技为引擎,借助互联网+思维,加紧转型升级。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换挡期”,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中国制面临劳动力价格上扬、库存积压、订单紧缩等压力。
记者在鞋博会现场看到,追求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正成为不少的求生之道。
吸湿排汗、鹅卵石按摩、PU弹性体……一副鞋垫看似轻薄简单,却有着大学问。丁瑞展自1993年开厂做鞋垫,认准一条道一干便是20余年。
“在国外,买鞋垫就像买袜子一样平常,高端成品鞋垫在大小超市随处可见。”丁瑞展说,随着国内生活水平的提升,消费观念也正发生改变。为此,丁瑞展推出鞋垫“私人订制”服务,针对客户品牌特点和产品需求,进行“一对一”的特色开发,完善配套服务。
而在鞋博会现场,追求制造精细化、营销精准化的企业并不在少数。引进上百万的实验设备,只为制造一副舒适的鞋底,全国范围内采集2万余个脚型数据,只为精确打造最适合中国人的脚模……
“运动鞋是舶来品,最开始国内企业仿制国外品牌,但却不知道为什么这么设计。”安踏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主任阮果清说。
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中国鞋企也在不断挖掘一双鞋背后的科技元素,作为本土运动鞋领军品牌之一,安踏在全国率先创立了体育用品行业运动科学实验室。
阮果清说,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就是力求将运动、人、鞋三者融合,满足运动时的功能性和舒适性。
如今,晋江鞋企装备了大量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设备,同时全市制鞋业依靠自主研发,已经掌握229种鞋业生产的核心技术,拥有564项专利,其中安踏、国辉等企业已经成为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起草成员单位。
中国制造业正面临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鞋服制造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更需要优化升级。
晋江拥有各类制鞋生产企业3338家,其中年产运动鞋、旅游鞋占全国总产量40%,世界总产量20%。当地鞋服产业家大业大,急需优化整合。
晋江市市长刘文儒说,制鞋产业将借助市场的力量、科技的深植、互联网思维的融合,实现资源进一步优化配置。(中国鞋网-最权威最专业的鞋业资讯中心。合作媒体:)
- 哈贝多你有一份新年礼物待签收
- 戈美其心动只是瞬间,浪漫就在脚下!
- 戈美其让女王来定义美,让我们赋予美!
- 百亿新起点,安踏儿童开启足弓成长新时代
- 哈贝多集合!哈粉们的新年PLOG
- 戈美其英伦风小皮鞋,展现摩登风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