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即将冬眠的鞋业市场,将由谁唤醒?
【中国鞋网-要闻分析】让国人引以为豪的“Made in china”曾带领中国走在世界前沿,中国制造一度曾是中国经济发展引擎巨擘。而如今,一方面,一些东南亚国家正在中低端制造业上发力,抢夺中国成本优势地位;另一方面,原本在华生产的外资高端制造业回流发达国家,投资优势正在消失,“前后夹击”成为了当前中国制造的无奈现状。对此,有业内人士甚至表示,“中国制造业熬过了2008,却熬不过2015 ? ”
今年春节前,东莞出现上百家大型工厂倒闭或停产现象。此外,被称为制造业之都,以生产制造眼镜、鞋子、打火机闻名世界的温州,目前正在经历着制造产业空心化,鞋子、打火机等引以为傲的产业正在逐渐失去光环。
业作为中国实体经济的重要风向标,行业生态早已混乱不堪。Kappa 2011年底开始关店632间,剩下3000间左右。安踏2012年关店590家,2013年关店318家。达芙妮2015年仅上半年就关店181家。淘宝的推出无疑于扼杀中国很多产业的创新力,所有的商品想参与竞争只有打价格战了,这样一来,原本就假货横行的中国市场将失去原创的动力,“中国创造”之路或许将从此步履蹒跚,自甘堕落,沦为世界分工中最没有价值的一环!
在今年6月3日,淘宝开启了“中国质造”售卖的会场,但售卖期却只有3天就关闭。参加“中国质造”活动的东莞十家传统鞋类制造厂商整体都只卖出了30%-50%的备货,销量远不及预期。如今整个制造业像只霜打的茄子,集体陷入“中国制造迎来寒冬”的恐慌中。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中国制造”正在遭遇着空前的危机。
“制造”寒冬,中国鞋业该如何过冬?
从不断涌现的关店潮可以看出,传统依靠较低的生产成本和低廉的资源价格来取胜的商业模式在互联网时代已经不再适用了。产业链低端产能严重过剩,同质化竞争严重,是传统商业模式导致的必然结果。而想要彻底扭转这种结果,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进行创新,而创新既有产品技术层面的,又有商业模式层面的,二者缺一不可。运用高新技术,盘活传统鞋业市场,将“老产业”焕发出新的活力。
“智造”破局,高新技术提升竞争优势
不同于食品、服装等品类,消费者对于鞋子的舒适度要求极高。如果仅在线上销售,消费者难以从图片上判断鞋子的皮料、鞋型与工艺,鞋码也可能偏大或偏小。从2014年就开始研发3D脚型测量仪,在国内各省份收集脚型数据,提供给生产商作为参考。开设线下体验店,反哺线上。将"线下客流"引导为"线上人流",消费者通过线下实体门店的服务,对这个产品充满了百分之百的信心之后,再通过线上渠道进行下单。在线下体验店,3D脚型测量仪的运用一方面可以积累更多脚型数据,另一方面可以根据顾客脚型数据进行智能推荐,从而减少试穿的频次,帮助顾客更快速地挑到合脚的鞋子,节省时间和精力。消费者知道脚型数据及适合的鞋类品牌和款式后,再到线上挑选也会更有针对性。
租赁模式,盘活鞋业过剩资源
目前,鞋类行业整体呈产能过剩状况,库存率居高不下,全国一年有4000亿元的鞋服库存在等待清理。为应对这种消极市场,推出租赁模式,消费者只需付售价十分之一的租金,就能获得鞋子使用权,享受——租鞋“轻生活”。用户在选择好商品后,付商品零售价作为押金,即可实现租鞋, 在租期结束后归还商品, 扣除租金, 退还押金。租期一般分为3个月,6个月和9个月。首期租金为租赁物价格的 10%,第二个租期租金按租赁物价格的12%计算,租金在押金中扣除。同时通过租鞋盘活线上的消费者需求和线下的生产资源,降低虚高的消费成本;以新消费形式降低消费者的单笔支出,另一方面则刺激消费频次的增长。通过租赁模式,意图重构传统的销售模式,引导消费者养成将产权与使用权分离,培养"轻生活"消费习惯。
财经作家吴晓波曾表示,“中国制造”所推行的,用“市场换技术”的后发战略已经失效了,只有力求技术上,模式上的创新,才能抓住中国制造的最后一公里。运用反向O2O模式,整合线上线下资源,租赁模式盘活供求关系,避免了库存过高的隐忧。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鞋业,加快鞋业制造模式向服务化、智能化转变,意图要打造一个跟“足”有关的智能生态链产业。(中国鞋网-最权威最专业的鞋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