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革无须煤炭助燃,污泥就能转换成能量?
【-行业新闻】无须借助煤炭助燃,就能将制革污泥转换成源源不断的热量和电力——在多数专家眼里,这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但在辛集市制革工业区,“不可能”即将变为现实。
作为河北省去年的重点项目之一,辛集市污泥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投产在即,而困扰辛集已久的制革污泥已全面终止了填埋处理,转而集中运送到该项目先期建设的污泥资源化原料储存中心,等待“变废为宝”。
治水不治泥,等于白处理
作为全国最大的皮毛集散地,我省辛集市制革工业区聚集了上百家制革企业,成为当地支柱型产业的同时,也给当地带来沉重的环境压力。为了解决制革污水治理难题,辛集市构建了企业初级治理、制革区集中专业治理、城市污水处理厂最后综合治理的三级治理体系,有效削减了污水的污染。但伴生的污泥仍然沿用简单脱水后填埋处理的方式,每年需要消耗几十亩土地,依然存在污染土壤、地下水乃至空气的风险。
“治水不治泥,等于白处理”,随着国家“水十条”的出台和水污染治理的深入开展,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环保专家的共识。特别是国家发布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土十条”)后,污泥传统的填埋处理方式也将难以为继。
在此境况下,辛集市在全省率先启动了污泥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
据介绍,该项目由河北国惠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投资2.4亿元兴建,采用专利技术——密闭式半干化污泥处理工艺,将污泥进行炼制、改性、加工、生产为适合锅炉燃烧的新型燃料,送入锅炉焚烧,烟气经过该公司独有的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进行处理,解决了污泥脱水、深加工、焚烧、发电、脱硫脱硝、脱除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一系列技术难题,并于2014年先后通过了严格的环评和能效评估,去年列入了我省的重点建设项目,今年下半年将正式投产。
不掺煤燃烧,在国内独一份
日前,记者前往位于辛集制革工业区西侧的污泥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工地一探究竟。
进入厂区,最显眼的是占地数千平方米、约有五层楼高的长方体污泥资源化原料储存中心,目前已经开始批量收储来自制革工业区20多个污水处理厂的褐色制革污泥。因为经过了初步脱水处理,污泥气味不算太大。
河北国惠公司副总经理王连祖介绍说,污泥资源化原料储存中心针对防渗和防腐采取了28道工艺措施,确保不会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二次污染。目前,专门订制的两台35吨的锅炉即将到位,先期批量储存污泥一是为了及早终止填埋处理,二是该项目年可处理污泥50多万吨,而工业区制革污泥年产量大约为22万吨,还不足喂饱一台锅炉。一旦锅炉安装调试完毕开始并网发电后就不能随便停产了。因此,预计投产初期会先启用一台锅炉,另一台待扩大收储污泥的范围和数量后再投入运转。
厂区北侧有两台用于中试的小型锅炉,其中0.5吨的锅炉正在试验运行,用于将焚烧方式调整到最优状态。工人不时将深加工形成的污泥燃料棒送进去,炉膛内烈焰熊熊。
王连祖介绍说,该技术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无需添加任何助燃剂就可以实现污泥自主燃烧,其中的奥妙在于通过独特的工艺和改性剂,把胶状的污泥加工成易燃的燃料棒。因为制革污泥中有机物比较多,热值较市政污泥高得多,一旦实现充分燃烧,就可以产生大量的热能并用于发电。
长期以来,国内的污泥发电厂几乎都是采取掺煤助燃的技术,而辛集这个项目采用的技术有效解决了对煤炭的依赖。王连祖说,该技术作为该公司的发明专利,目前在全国属于独一份。
变负担为资源化解制革危机
无须煤炭助燃固然难得,但关键是能否实现污泥处理的核心目标——污泥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这一点我们也处于领先水平。”河北国惠副总经理张雷介绍说,一是污泥减量效果高于正常水平,项目设计目标是减量90%,而经过他们改造的污泥,充分燃烧后只会留下不到2%的灰渣;二是无害化,该项目接收的是经过初步干化到65%的污泥,再通过深加工后进炉焚烧,不仅消除了各种有机物以及臭味和细菌,烟气通过AO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减排设施削减后,还可以实现超低排放,燃烧后的灰渣能制成工业用涵管、砖等制品予以固化,不再威胁环境;三是资源化,原来需要占用土地填埋、对土壤和水环境会带来二次污染的污泥,转而变成燃料发电,年可发电8000多万千瓦时,属于典型的“变废为宝”。该项目在环评和能效评估过程中,被专家认为环保和社会效益巨大,可以有效消除污泥对辛集生态环境的威胁。
辛集市制革工业区管委会主任高连民对该项目也寄予厚望。高连民介绍说,能否妥善处理污泥,在各地的工业区都是让人头疼的事。传统的填埋处理的方式成本低,但在新形势下已经“此路不通”。河北国惠公司的技术独到且先进,处理方式和效果具备明显的优势,实施污泥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是工业区能否实现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旦项目投产,制革污泥转化为能源,这将成为制革工业区的一大优势,不仅意味着在全省率先摘掉了污泥污染的帽子,还可为兄弟县市的污泥处理提供帮助和借鉴。
各种污泥通吃 为土壤污染减压
作为河北首家实施污泥发电的项目,辛集的污泥不足以满足项目的处理能力,经济和社会效益会不会因此而打折?
王连祖指着花园式厂区模型说,就像公司的名字一样,他们首先追求就是惠国惠民,造福一方,做一家真正环境友好型企业。因此,公司将大量投入放在技术研发和储备上,把经济效益放在次要的位置。为此,考虑到当地的实际情况,他们将投资回报期从10年调整为20年,处理污泥的成本从而降到了每吨200多元,仅为南方不少同类企业的一半。他们深信,只要先让各方受益,最终必然会惠及自身。
“其实,这项技术不仅能消化制革污泥。”王连祖自豪地说,造纸污泥等工业污泥以及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市政污泥,通过他们的工艺深加工后照样可以燃烧发电,实现污泥的资源化处理,何况仅辛集市周边地区就有不少工业类污泥需要寻找合适的出路。结合国家对土壤污染控制持续加强的形势,他们对污泥处理项目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一位关注辛集市这一项目的环保专家表示,随着国家“土十条”的颁布实施,防止土壤污染的压力倍增。对于河北来说,一方面要严厉打击偷排偷放污泥和摒弃简单化填埋处理,另一方面也要为各地的污泥提供切实可行的出路。仅有一家污泥资源化综合利用的项目是远远不够的,目前最期待的是项目早日正式运转并带来示范效应,为辛集乃至更多地区的土壤污染问题大幅减压。
当前污泥处理新动向
我国早期污泥产量低且成分简单,经简单处理后可作为农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污水处理量的增大,污泥产量剧增,目前每年产生的污泥高达几千万吨。我国污泥处理处置方法主要有污泥卫生填埋、土地利用、制肥和焚烧等。但限于污泥成分和处理技术,二次污染的风险依然存在,污泥清洁焚烧技术成为重点发展方向。
近年来,我国东南沿海不少城市陆续投建了一批污泥干化焚烧设施,一般采取添加煤炭助燃掺烧的方式,重点解决含有较高热值的如造纸企业、洗煤厂、皮革企业等工业污水排放后沉淀产生的污泥。
欧洲早期对污泥的处理方式主要是填埋和土地利用。但随着污泥处理压力的加大和土地资源的紧缺,很多国家开始建设污泥干化焚烧设施,并制定实施了相关环境法令,严禁含有可生物降解有机物的污泥进行填埋。
美国污泥(干重)中约60%经厌氧消化或好氧发酵处理成生物固体,用做农田肥料。另外,有17%填埋,20%焚烧,3%用于矿山恢复的覆盖。
日本由于土地限制,污泥处理处置的主要技术路线是焚烧为主。据统计,日本各类污泥焚烧设备已达700多台,焚烧污泥比例超过六成。
总而言之,各国处理污泥都在朝着一个方向发展——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为目标,结合污泥成分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最终目标是避免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对土地、水和大气产生二次污染,实现污泥资源化利用。(中国鞋网-全球专业的中文鞋类加盟门户网站)